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中國連鎖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畢業論文的資料)

中國連鎖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畢業論文的資料)

隨著國內連鎖零售企業的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個企業對於本企業的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日益提升,尤其是在計算機智能管理技術在零售行業中的廣泛應用,進而促進了我國連鎖零售企業對於商品的管理由粗放化逐步轉變為精細化的管理。以近年興起的連鎖企業為例,其賣場商品管理的重點轉移到了商品的品種管理,其配送中心環節商品管理的重點轉移到了商品的庫存管理,由於連鎖企業POS系統、MIS系統的應用,使賣場的品種管理可以細化為單品管理,配送中心的庫存管理。企業的決策者可以從單品管理中獲得實時、客觀、全面的決策支持,因此,目前對於單品的控制管理成為流通企業尤其是連鎖企業關註的重點。 談到單品化的管理,首先我們應當了解單品的定義,即指包含特定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商品種類。對壹種商品而言,當其品牌、型號、配置、等級、花色、包裝容量、單位、生產日期、保質期、用途、價格、產地等屬性與其他商品存在不同時,可稱為壹個單品。在連鎖零售門店中有時稱單品為壹個SKU(中文譯為最小存貨單位,英文全稱為stock keeping unit, 簡稱SKU,定義為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例如紡織品中壹個SKU通常表示規格,顏色,款式)。當然,單品與傳統意義上的“品種”的概念是不同的,用單品這壹概念可以區分不同商品的不同屬性,從而為商品采購、銷售、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以及POS系統與MIS系統的開發提供極大的便利。例如:單聽銷售的可口可樂是壹個單品SKU,而整紮銷售的可口可樂又是壹個單品,這兩個單品在庫存管理和銷售是不壹樣的。而在傳統意義上的品種聽裝的可口可樂是壹個品種,不管其銷售模式是什麽樣的?這也就標明,單品化管理更有助於企業進行對於庫存商品的管理控制。 單品管理是指流通企業根據企業的營銷目標,對單品的配置、采購、銷售、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等活動實施的統壹管理,也就是對每壹單品的每壹活動進行的管理,既管理單品的數量又管理單品的金額,既管理單品的進銷價格又管理單品的流通成本。這裏尤其值得註意的壹點是,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在進行單品管理時只管理單品的數量、金額、進銷價格,但卻沒有管理單品的流通成本,或者沒有按單品來管理流通成本,而是按大類管理流通成本,或者幹脆就等到商品銷售完畢再統壹結算壹批商品的流通成本,至於壹個單品的流通成本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這種作法與單品管理的要求相去甚遠,由於商品的物流成本要占商品流通成本的10%~40%,節約物流成本應是單品管理的主要目標。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含配送)成本、庫存成本(指商品占積壓流動資金所花的利息)、儲存(含入庫、在庫保管、出庫作業)成本、裝卸成本、商品加工成本、物流信息處理成本、商品殘損成本、顧客退貨的處理成本等,這些成本都是可以單獨明確分辨和計算的,其具體數額可從財務部門得到單品管理應按照單品來核算以上物流成本,而不應按批核算或者估算物流成本。 單品管理要求通過對商品流通環節中的各環節的具體細分量化從而達到控制庫存,管理商品的辦法,因此,單品管理與其說是壹種管理方式,倒不如說是壹種貫穿於商品的各個管理活動的過程中的管理理念和原則。 那麽,為什麽要進行單品管理?單品管理是相對於傳統的對商品實行的櫃組管理、大類管理而言的。實行單品管理的好處主要有:便於管理人員準確、全面、實時地把握每壹單品賣場銷售業績的細節,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便於對銷售業績排名位於前列的單品實施重點管理;便於根據實時、準確的賣場銷售信息調整單品結構和商品配置表;便於根據前期銷售信息預測後期商品銷售變化趨勢,及早組織貨源,開發和采購對顧客有價值的商品,同時降低商品脫銷風險;便於壓縮庫存,排除滯銷商品,並且提高庫存的保障程度,加快商品庫存周轉率;便於根據單品銷售中的物流成本信息,優化物流作業,降低單品的物流成本。 連鎖零售企業進行單品管理的必要條件是建立有POS系統和MIS系統,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單品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商品信息的過程。它主要目的是確定和規範適於所有門店經營商品的單品的信息項目,為建立數據庫(data warehouse)做準備。在這些信息中,壹類是不變或變化很少的信息,管理這些信息的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項目準確地歸類,確保壹致性和可比性;另外壹類信息是可變的,並且是綜合的、需要分解到各個單品的,這就是成本信息,主要是物流成本信息。不同的單品具有不同的體積、重量、及物流作業要求,因而具有不同的物流特性,進而會產生不同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不同的單品,自然對企業利潤的貢獻是不同的。因此,單品的物流成本信息對連鎖零售企業商品配置表的確定,對商品的采購、銷售、成本核算、物流管理等各個環節的作業決策具有很強的支持作用。 單品的物流成本信息主要包括:商品自購進至今所花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裝卸成本、包裝成本、加工成本、殘損退貨成本等,這些成本數據可以從財務部門以及相應的電腦部門獲得,但不是現成的,需要找出相關總費用的數據,然後準確地分攤(決不是平均分攤)給各個相關單品,將物流成本核算至單品,這是單品管理的關鍵。在我們編制單品代碼的時候,要盡可能多地讓產品代碼包含單品的屬性,但由於代碼長度的限制,單品的屬性較多,壹個代碼不能反映壹切,因此,單品的屬性主要還是要通過建立單品屬性數據庫來全面反映。要建立數據庫是兩部分,壹個是存放顧客交款時前臺POS系統掃描錄入的單品數據的數據庫,其數據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字段:商品代碼、交易日期、交易時間、品名、數量、單位、銷售價、金額、退貨、部門、營業員等,這是任何POS系統都必需具備的數據庫;還有壹個數據庫十分重要,但被絕大多數MIS系統忽視了,這個數據庫就是單品物流成本數據,這個數據庫主要用來核算所有單品的物流成本,其數據結構中主要包括如下字段:商品代碼、品名、今日銷售數量、庫存數量、儲存地點、單位、進貨價、銷售價、購進日期、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儲存成本、裝卸成本、包裝成本、加工成本、殘損退貨成本等。 MIS系統中的單品物流成本數據庫的更新比較麻煩,它要求財務部門在處理業務人員報銷的與單品物流成本核算有關的物流成本時,就將物流成本數據庫中所要求的物流成本數據剔出來。每批商品的每種物流活動的成本都被分攤到每個單品中,這樣任壹單品的物流總成本就可以計算出來,要註意的是,成本的分攤是根據單品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分攤,有物流成本發生就分攤,無則不能分攤,因而不是平均分攤。每日用分攤的成本數據更新物流成本數據庫,就可為決策提供非常有用的數據,所以,計算和分攤物流成本的過程十分重要。 在進行了上述的諸多工作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面的相應的管理工作了,第壹,單品獲利排行:有了以上兩個數據庫,就可以初步計算每個單品扣除主要物流成本及進價後的獲利大小了。當然,這裏沒有考慮諸如管理費、折舊費、稅金等壹些按單品平均分攤的成本,這些成本對單品的獲利性排影響不大。計算獲利性的公式為:單品的獲利大小=單品的銷售價-進價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倉儲成本—丟卸成本—包裝成本—加工成本—殘損退貨成本,將當日銷售所有商品按單品作以上計算後再按獲利大小排隊。這個結果可以告訴經營管理人員,賣何種商品最賺錢,為使單品獲利最大應減少哪些物流成本等等,這是最有價值的決策支持信息。第二,單品銷售量排行。這是目前進行單品管理的大多數企業正在進行的工作,即統計每日每單品的銷售量。銷售量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進行單品管理不能缺少這壹指標,但只衡量這壹指標顯然缺乏全面性,因為某個單品賣得好、賣得多,並不能表明就壹定利潤高,因為壹批商品從采購開始到最後銷售完、或是壞掉、或是被偷掉、或是被處理掉、或是連處理也處理不掉,其物流費用是極不相同的。賣得多並不是企業的目標,利潤高、賺得多才是企業的目標,不考慮物流成本如何能知道商品的凈利潤是高還是低呢?——實施重點管理。單品管理的目標之壹就是發現重點單品對其進行重點管理,應實施重點采購、重點銷售、重點控制其物流成本等等。當然,有些單品獲利小但銷售量大,也應作為管理的重點,對於既不獲利又賣不動的單品,應及早處理才對。 品類管理的基本內容品類管理不是目的,而是壹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著手開展品類管理時,並不存在壹個特定的、被驗證壹定能夠取得成功的途徑,也沒有壹個所有品類的管理均達到理想效果、整個管理過程都是按要求自動運轉的完美終點。

麻煩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