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如何開發與利用校內外的場地和設施資源

如何開發與利用校內外的場地和設施資源

如何開發與利用校內外的場地和設施資源如下: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指導思想的教學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課程。

它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目標,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註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方面。

綜合實踐活動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場所必須從課堂走向社區、走向社會,學習內容的載體也必須從教科書轉身豐富多彩的社區、社會生活實際,實現校外教育資源與校內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然而,我國人口眾多,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了只強調適應學科要求的不完整的教育模式,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生高分低能”的弊病,學生被局限在校園這個有限的空間中,與社區、與社會接觸少,學校忽視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已成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發展的重要障礙。

因此,為保證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實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社會實踐能力,學校應正視當前學生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提高開發和利用課堂外的蘊藏於社區、社會生活之中的課程資源的能力與水平。

開發的無序性、短期性,缺乏整體性,導致校外社會實踐資源閑置與學生社會實踐資源匱乏相並存的局面,長期以來,學校受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

應試教育偏重智力,忽視德體美勞;重視知識量,忽視學生素質、自我探究能力的開發;重理論,忽視活動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

因此,社會實踐活動課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對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別是校外社會實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