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放風箏教學設計

放風箏教學設計

 《風箏》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壹篇精讀課文,寫了"我"童年時候和夥伴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情景。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放風箏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3個生字,學會其中1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風箏、陽光明媚、體育場、各式各樣、老鷹、仙鶴、線軸、拽著、穩穩當當、骨碌碌、橘紅色、墨綠、精致、宇宙”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們在放風箏時的喜悅心情,激發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4、學習作者按壹定順序把事情敘述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的喜悅心情。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寫風箏的詩或文章。

 2、自制或買風箏準備參加放風箏活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從學過的古詩導入,在學生對風箏的歷史有了簡單了解之後,先按照壹定的順序觀察圖畫,掌握觀察圖畫的壹般順序,在理解圖畫的基礎上圖文對照,學習課文,理清“大蜻蜓”飛上天之前、之時、之後的情景,並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兄弟倆當時高興的心情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為鞏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練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閱讀(最好也應該要求學生讀熟。為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帶學生外出放壹次風箏,最後,寫壹篇日記,將這種感受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激情引趣,啟發導入

 以古詩《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導入,揭題並簡介風箏。

 二、觀察圖畫,自學探究

 1、指導按“從上到下、從景物到人物”的順序觀察圖畫。自由發言。

 2、圖文對照,自讀課文,學習本課中的生字並畫出生詞。重點指導以下生字詞:“鸚鵡、老鷹、仙鶴、蜈蚣”等,聯系事物,觀察特點,說出記憶方法。用手書寫記憶生字。

 3、圖文對照,再讀課文,暢所欲言說說課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感悟課文的思想感情。

 1、同桌齊讀課文,討論作者在課文中先寫了什麽,再寫什麽,然後又寫了什麽。理清文章思路,重點討論作者是怎樣把放風箏的過程寫具體的.。

 2、重點討論朗讀“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壹段,指導讀出當時“我”高興的心情。

 3、自由朗讀課文,談自己對課文感受最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感受。重點討論課文中作者在描寫體育場的歡快情景時都用了哪些詞語?這些詞語在表現人物的心情上起到了什麽作用?(畫出這些詞語,集體討論)

 四、朗讀比賽,體驗感悟課文內容。

 1、自由練讀;2、指名讀;3、分組讀;4、師生比賽讀。(根據情況再做安排)

 通過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體育場的歡樂景象和同學們放風箏時喜悅的心情。讀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五、記憶生詞

 展開記憶生詞比賽,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寫出自己記住的生詞(每次四名,其他同學補充)。錯誤較多的重點指導,並要求同學更正。

 六、小結

 作者把放風箏時看到的情景寫得比較詳細、生動,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學們應該學習這種寫法,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壹、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認並默寫生詞。

 2、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大致內容。

 二、朗讀課文,思維拓展。

 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除了文中寫到的風箏,還會有哪些風箏?為什麽作者沒把這些風箏全寫進課文中?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壹段,討論:作者把那些沒有生命的風箏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為什麽?妳能做到嗎?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妳搜集到的作者寫風箏的文章都有哪些,同桌或小組***同交換閱讀,爭取讀得流利有感情。

 3、抄寫並試背描寫天空中各種各樣風箏的句子。

 4、抄寫生詞,鞏固生字。

 教師重點指導。

 三、布置作業

 1、自制或買風箏,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去臨淄區廣場放風箏(註意指導放風箏的方法和對空中風箏的觀察)。

 2、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