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壹些什麽特點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籃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籃球》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籃球的應用創新,教師及夥伴的肯定等方式,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自主探索精神。
2、通過創新玩法及合作遊戲,培養幼兒勇於挑戰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及團隊合作精神。
3、通過與小籃球有關的壹系列活動,提升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及靈敏度等身體素質。
4、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創新玩法及合作遊戲,提升幼兒身體素質。
難點:鼓勵幼兒創新玩法。
活動準備
小籃球若幹、籃球場或空地壹塊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場地領入。(教室將幼兒從幼兒教室到籃球場或空地)
2、籃球操熱身。(排隊從框內拿籃球,師生***同完成籃球操)
二、基本部分
1、提問回憶: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手中的籃球還可以怎樣玩?
學生回憶以前曾經玩過或是見過的籃球玩法。
2、嘗試
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學生提出的玩法,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觀察交流。
3、探索
學生交流或是自主創新玩法,探索出自己感興趣的玩法。
4、展示模仿
學生展示探索成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同學習模仿。
5、評選遊戲
教師和學生***同評選出最好玩、自己最想玩的遊戲,並***同參與玩壹次。
6、分享交流
教師引導幼兒之間分享交流遊戲的心得,怎樣玩得更好?遊戲哪裏還要改善等。
7、遊戲——小兔蹦蹦跳
將小籃球放於兩腳之間,雙手出兩指做兔子耳朵於頭兩側,跳著前進,既要保持球不落地,又要比誰快。可設計成接力形式,提高幼兒的團隊合作。
教師和幼兒在玩遊戲後,對於遊戲出現的問題,***同探討提出解決方案,在次遊戲。
三、結束部分
1、相互之間用籃球拍拍手、身體、腳,達到放松的目的。
2、將籃球放入框內,退場。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是為了更好的使幼兒自主創新遊戲,提升興趣,但是活動中幼兒畢竟還處於初生期,需要教師密切註意引導,同時對幼兒創新的遊戲,教師既要肯定也要註意引導他們修改完善。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創新的遊戲或許創新性不強,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其他幼兒去理解、尊重、接納他的創新,但是教師也不能過多的參與,應給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對觀察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力不夠,造成效果不佳,不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同完成遊戲配合情況較好,教師也能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如果在上這節課,我會把中間部分進行有效的劃分,同時增強教師的引導能力,爭取用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聽過這堂課的老師說這堂課中基本部分在孩子的自我探索時,顯得雜亂無章,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有效引導,使課堂脫離掌控,幼兒不是在探索而趨近於玩耍,沒有達到發展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我想自己應該多加強有效的引導,同時認真觀察幼兒的動態在脫離掌控現象出現之前及時改正。
幼兒園大班《籃球》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質量物體的下落速度、重量以及下落距離與時間的關系。
2、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皮球 、 紙球、氣球、報紙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單人玩拋接球遊戲,感知的不同高度會有不同的下落速度。
2、幼兒兩人壹組玩拋接球遊戲(各種球)感知不同質量的物體有不同的下落速度,幼兒繼續拋接,交換角色及距離。
3、幼兒三人壹組玩拋接入網遊戲,壹人拋接兩人撐網,拋球者向上,向前拋球,使球準確落入網中。拋接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幼兒教育網體驗哪壹種球落到網中的力量大?哪壹種球力量小?同壹種球,拋的高和拋的低情形下,落入網中的“力量”有什麽區別?
4、引導幼兒說說活動中的觀察,體驗結果。重的球落的快,落在網上的力量大。輕的球落的慢,落在網上的力量小。同樣的球拋的高,落下來的時間長。拋的低,落下來的時間短。
活動延伸:
拋接活動在日常活動中繼續進行。
課後反思:
根據本節課的活動特點,我選擇了在戶外開展探索活動,孩子特別容易興奮,所以事先就跟孩子提清楚要求“這些球下落的速度、距離是否壹樣”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行操作,活動時老師適時的進行引導,整節課下來,活動井然有序,孩子的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三人拋接的時候,接的小朋友特別有想法,幼兒教育網有的把報紙舉過頭頂、有的放在下面,有的接到以後還故意讓球在報紙上在彈幾下,孩子們各有各的想活動,各有各的玩法,不盡相同的探索著。本節課材料的選擇上,也采用了對比性很強的紙球、皮球和氣球,幼兒在活動的時候很自然的就觀察到了不同的物體下落的速度不同。在此探索中,孩子們對探索欲望也由此增強了。
網站溫馨提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大自然構成的自然環境和大社會構成的社會環境組成了學前教育課程的中心內容。這個大自然的活教材是其他教材無法替代的。
幼兒園大班《籃球》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幼兒在已有籃球技巧經驗的基礎上,學習進退拍球和高低交替運球技巧。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交流進退拍球和交替運球的最佳方法。
3、幼兒能在運動中於面對困難,體驗玩球的快樂。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五號籃球幼兒人手1只;入場準備:四縱隊。
活動過程
壹、熱身運動。
1、變隊入場。
幼兒聽口令四隊變兩隊進入圓形熱身場地。
2、玩遊戲:找朋友。
3、聽音樂熱身(全美職業籃球季後音樂)和老師壹起熱身。
4、分組取籃球站四隊,四隊變兩隊對面做左右手定點高低拍球。
二、探索新的玩球技巧。
1、探索進退拍球
師:我們都能原地用左右手做高低拍球。可是,我們在看籃球對抗賽的時候,怎麽沒有發現隊員們原地不動拍球呢?這是為什麽?
小結:是的,原地不動的話球就容易被對方球員搶走。更投不到對方的籃筐裏去。所以,我們的籃球要靈活的動起來。
2、教師示範進退排球
師:大家有沒有仔細看我是怎麽拍球的?
小結:這叫進退拍球。妳自己先試壹試。然後,把妳拍球的方法講給大家聽。
幼兒交流進退拍球的方法後,教師做技巧指導:
前進拍的時候,用力點放在球的背面,輕輕往前推,球就會隨著身體往前行。後退的時候,用力點放在球的正面,球就會隨著身體往後退。
3、幼兒在練習中熟悉並掌握高低進退運球技巧。
4、中場動靜調節:高擡腿繞球、地面繞八字
三、熟練運球技巧進行高低交替運球。
師:看,在我們的正前方有兩條線,分別是紅色和綠色和藍色。下面我們分二組運球,到第壹道紅線時請妳停下來做先低後高拍球各五下。到綠線時做進退拍球三次然後到對面站好。
(趕小豬到圓形場地)
師:老師要和妳們玩壹個小遊戲,叫圓圈轉轉轉,我和妳壹起走,妳壹遍拍球走壹邊看我,看到我停下蹲著吹哨,妳就停下來做低拍,看到我停下站著吹哨妳就停下來做高拍。我要轉身,妳就往相反的方向走,聽我的哨聲繼續做動作,明白了嗎?
四、放松活動,結束。
幼兒坐在圓上和老師壹起放松手臂,腳腕和全身。
活動反思
經過多次的試教和各位評課老師的指點,我從壹節上不完的課到最後自己能輕松上完,並且在課堂中各種情況都能很好的處理,我感覺這是我參加此次精品課堂收獲最大的地方。
輕松上完這節課並不代表自己的上課水平達到了很高的階段,我深深的知道這點。而且每壹節成功的課都是從很多節試教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這節課中,我還是有壹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1、在學生合作探究部分還是沒有引導到位,所以感覺學生在這個環節有點亂,而且創出不同花樣的學生比較少,很多學生都只是在模仿我和那些創造出遊戲的人,這個地方是我沒有及時的對那些沒有創出遊戲的學生進行鼓勵,同時也忽略了現階段學生的模範性。
2、在課堂最後的遊戲部分,玩的不是很成功。見縫插針的這個遊戲是先將球拋起來並落地之後彈起的瞬間,學生從球下面鉆下去。但是有很多學生都是從球的旁邊過去,還有的是將球拋起後,再落地彈起時接住。
總之,參加這次活動的收獲很多,感觸也頗深,從各位老師的點評和課後反思中找到自己的缺點,逐壹進行改正,對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