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從哪些角度評價

幼兒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從哪些角度評價

可以從幼兒繪畫作品的分析方式進行評價,還可以從兒童發展發展的角度進行評價:

壹、從幼兒繪畫作品的分析方式評價:壹般從構圖、設色、主題幾個角度來分析兒童繪畫作品。

構圖:畫面采取的是居中的策略,圍繞圖畫的中心安排形象,能註意到形象的確切大小,形象的擺放是比較均勻的。畫面主次分明,能體現主體形象等。

設色:幼兒在選擇顏色的時候能選擇與實體相似的顏色,在選擇繪畫顏色的時候能夠將顏色與實物壹壹對應起來,能夠註意冷暖色調的搭配

主題:內容主題突出。

二、從兒童發展的角度評價:

1.評價要培養和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要明確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淘汰,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我們不能以哪個幼兒畫的好,或哪個幼兒畫的不好為標準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發展性評價這種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方式有助於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他能依據幼兒的不同背景和個性特點,準確地判斷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壹個幼兒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2.評價方式要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上,促進幼兒多元發展

①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幼兒獲得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在幼兒園裏,老師和孩子是形影不離的,所以相對中小學來說,幼兒園老師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些,老師對孩子的各方面了解也更深些。在評價中,不僅要突出“為了孩子的壹切”,還要突出“為了壹切的孩子”,努力做到不讓壹個孩子掉隊,提高不同個性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從而達到促進全體孩子***同進步的目的。

②評價活動由靜態評價變為動態評價,註重活動的過程性。在以往的繪畫評價活動中,我們往往偏重於作品結果的優劣,靜態的對孩子的繪畫作品實體作出評價。新綱要理念指出我們的評價要關註孩子的學習過程,應動態的對幼兒的整個繪畫過程作出評價。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要關註孩子在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持久性、繪畫習慣等。

3.增強幼兒與評價活動的互動性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往往在無意中就會以教師自己的意願為主,自己決定作品的好壞優劣。教師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雖然也有個別幼兒參與評價,教師總結,但由於教師平時缺乏對幼兒該方面的引導和培養,幼兒缺少該方面的能力,這壹切形同虛設。

擴展資料:

幼兒美術是3——7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主要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類。

自從1981年美國斯佩裏博士關於左右腦分工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獎後,許多發達國家都在競相探求形象思維的教育,壹些科學家開始研究均衡地運用左右腦半球的教學法,他們認為:只有繪畫的訓練才是形象思維的突破點。從而促進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力、感受力,幼兒在美術教育中所獲得的智慧、知識和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

所以作用美術教育所解決的不僅僅是幼兒繪畫技能的問題,它開發智力的意義遠遠超過了畫畫本身的含義。素質教育的基礎性指出:基礎教育重在培養人的基礎素質,這些基礎素質將為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並使其終身受益,素質教育倡導“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美術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手段之壹,其主要任務是:初步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的欣賞力和表現力;逐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愛好,發展其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並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及用法;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技能自由地表現對生活的感受,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深入,美術教育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愛畫是孩子們的***性,幼兒繪畫訓練的目地是為了開發幼兒智力,使他們學會壹個自我獨立觀察、感覺、組合、表達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壹定要給孩子們自由,還孩子本色。只拿“象”與“不象”作為評價壹幅幼兒畫的好壞標準,勢必給人才的培養帶來失誤,傷了壹些孩子的心。

由於幼兒的生理機制尚不完善,手、眼、腦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協調,所以畫出來的形象荒誕、奇特、不合常理,但這正是幼兒畫的可愛之處,它所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塵莫及的。“對於幼兒來講,藝術就是壹種遊戲,只有幼兒從中獲得歡樂和愉快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並且被幼兒所接納”。

所以,幼兒繪畫介於遊戲和心理表象之間,他們的繪畫活動更多的像玩壹場遊戲,這種“不像”的畫正是幼兒自娛自樂的產物,正是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是真、善、美的體現,而正是這種遊戲鍛煉他們手、眼、腦高度和諧的統壹能力,激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勇於探索的精神和獨立創新的能力,開啟了他們的心智,培養了他們的個性品質,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畫與成人畫相比盡管表現形式和技法無法相提並論,但其純真、質樸的童趣則是成人畫所不及的。這種純真、質樸的童趣往往給人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因此,教師應珍惜和愛護他們的這壹特征,不要總在“形”上做文章,評價“像不像”、“美不美”,應該遵循他們年齡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善於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征。只要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愉悅的、投入的,教師就不要過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畫,才有可能畫出真正的幼兒畫。

參考鏈接:

幼兒美術-百度百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百度百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