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是父母的唯壹,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麽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家庭教育的經驗分享壹、期望教育---激勵孩子
以貴州孩子壯壯媽媽育兒的故事,詮釋了美國權威心理專家羅森塔爾的期望效應。點到了兩個核心: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成長中的孩子是需要鼓勵的。
二、養成教育---成就孩子
從以下四點入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務事放手做。幼兒園的事搶著做。不會做的事學著做。並特別提出了看電視上網每天不能超過30分鐘,防止養成網癮或電視癮的惡習,懷習慣好養難改啊。
三、挫折教育---磨練孩子
核心是6個字?教孩子吃點苦?。
四、懲罰教育---管束孩子
重點講了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並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四心?決心耐心恒心狠心?。常教授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深感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女兒做得不好,以後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長每周每月都看點教育孩子的文章,這也正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家庭教育經驗分享壹、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誌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周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妳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妳說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睛的看著放大音量的電視節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著各種遊戲,孩子的心裏會怎麽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著孩子壹起寫作業,或者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時父母也沒有清閑,這樣孩子的心裏會有壹種平衡感,也願意寫作業了。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壹定的時間陪孩子壹起說說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註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麽、關註什麽和需要什麽,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松。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註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四、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贊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賞識是對孩子的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妳能行?,?妳真棒?,在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不要因為孩子壹次考試成績未達到高分就苛責孩子,而要鼓勵他說?考得不錯?、?考得挺好?,幫助孩子分析沒做對或者沒做出來的原因,找到做題的方法,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做束手無策了。賞識孩子會帶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動力、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壹樣爆發了。
五、為孩子創造良了的學習環境
環境很容易改變壹個人,尤其是對孩子很言。有人說:孩子的大腦是壹片肥沃的土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裏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家長要常讀書、常讀報,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報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學習的。
家庭教育經驗分享壹、關心愛護,讓孩子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由於我們雙方從事的工作性質,不能抽出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從上托兒所開始就在學校全托,現在壹年級了也幾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顧。更為嚴重的是,雙方不註意各自的情緒控制,在家裏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型經常出現壹些不必要的爭吵、沖突,給孩子壹種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覺,也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這壹教訓是極為深刻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教育最大的特點是不可逆轉性。對此,現在我們得做到及時的糾正,首先,雙方做了溝通,彼此理解對方,解除相互間的誤解,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壹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父母在壹起的幸福。
二、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
首先是雙親壹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壹致,不能各自為戰,使孩子無所適從。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三、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尊重孩子,不能壹切包辦,更不能溺愛。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學會處理壹些基本的事務,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認為他的意見可以不重視,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會出現心理問題。不把孩子當回事,就根本談不上培養孩子的自尊。要幫助孩子處理好人際關系。在現階段,孩子的人際關系主要是夥伴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愛的歸屬感,對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至關重要。同時要培養孩子謙虛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學會寬容和。
四、鍥而不舍,強化孩子的素質教育
要強化自立教育。讓孩子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已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學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因此,我們要從小刻意地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可以從壹些小事做起,比如,對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於答應,要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這本身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現,可以促進孩子積極向上的心理發展,也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要提供各種條件培養孩子的興趣,特別是讀書的興趣,要選取壹些有思想深度的書,培養孩子?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