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案例分析

幼兒園案例分析

幼兒園個案分析(壹): 班級:小二班

 幼兒姓名:...

 性別:女

 年齡:4歲

 教師:初梓然

 壹、案例背景

 經過觀察該幼兒飲食習慣不好,吃飯時有壹些不好的習慣存在。總是推遲吃飯時間,每次吃飯都比別的小朋友晚。吃飯前總會有各種事情。不是要去上廁所就是還有東西要玩,不能做到按時吃飯。

 二、案例分析

 1.該幼兒在家時家長異常疼愛,幼兒每次吃飯都要家長哄著才會吃。入學前幼兒每次吃飯家長都要給其壹些玩具玩或哄好久才會吃,這就養成了幼兒吃飯前的壹些不良習慣。

 三、應對措施

 第壹階段:(第壹周至第二周)

 經過談心和說教啟發引導幼兒,使幼兒能夠和其他小朋友壹樣按時吃飯。教導幼兒按時吃飯是壹種良好的習慣,並且經過壹些漫畫故事來教育幼兒,好孩子是要聽教師的話按時吃飯的。並且和家長達成***識來壹齊引導幼兒,在此過程中逐漸減少幼兒飯前的玩玩具等的不良習慣。初期改變幼兒不良習慣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打罵幼兒。要以緩和的口吻來引導幼兒,讓幼兒自我意識到飯前要有好的習慣,不按時吃飯對身體是不好的。幼兒才會去改變,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第二階段:(第三周至第四周)

 經過和家長達成***識督導教育幼兒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經過第壹階段的引導慢慢減少幼兒飯前玩玩具時間直至幼兒養成飯前不玩玩具和按時吃飯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不能太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逐漸減少幼兒飯前不良習慣。當幼兒飯前習慣有所好轉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經過賞識教育讓幼兒有成就感,幼兒發自內心的去改變飯前不良習慣。幼兒改掉飯前不良習慣後,家長要配合教師使幼兒這壹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堅持下去。

 四、矯正結果

 經過這壹段時間對芷煊的觀察與指導,天樂基本上改變了飯前玩玩具的不良習慣。此刻,孩子飯前習慣良好,能按時吃飯,即使偶爾飯前想玩玩具,教師和家長經過引導幼兒也會放下玩具,按時吃飯。家長反映,此刻我的孩子按時吃飯了,身體也比以前好多了,為此他們多次感激教師的關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園個案分析(二):

 壹、案例實錄

 (壹)早上,銘銘很早就來到了幼兒園,班裏僅有壹個小朋友.兩人在放好書包之後坐在壹齊開始聊天......突然,銘銘沖我大聲的說:"教師,樂樂帶玩具了,幼兒園不許帶玩具."還沒等我說話銘銘很快從她的手裏將玩具搶了過來拿給我.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要得到表揚.壹旁的樂樂卻哭了起來......

 二、案例分析

 長期以來幼兒的願望得不到滿足,致使她產生了這樣的東西不屬於我為什麽妳有我沒有?這樣的想法,從而漸漸構成了妒忌心理。不管是搶別人的東西,還是不斷的告狀都體現了幼兒的這種心理。當別人的東西比她的好或者別人表現的比自我強都會激發她的妒忌

 心理。孩子的妒忌具有明顯的外露性,具有攻擊性,破壞性。幼兒妒忌與大人妒忌的不壹樣之處,主要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我的情感。大人在十分妒忌時還會盡量忍受,心中雖然不高興,但也不會形之於色;幼兒卻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研究後果。就如銘銘看到樂樂

 的玩具產生妒忌心理壹樣.那個玩具吸引她,她想要玩又怕樂樂不給所以就也"搶奪"的方式把樂樂的玩具搶來讓教師沒收,從而到達心理的平衡。之所以告狀是因為她好勝心強,想以此來引起教師的註意得到教師的表揚。

 三、策略

 1.要正確評價孩子。銘銘好勝心強,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表揚得當,能夠鞏固其優點,增加她的自信,促進她不斷提高;如果表揚不當或表揚過度,就會使孩子驕傲,進而看不起別人,認為僅有自我好,別人都不如自我,甚至當有人說別人好,沒說她好,她就難以理解

 可是要和她講清楚沒有經過別人允許就搶別人的東西是沒有禮貌的也是不禮貌的.喜歡別人的東西能夠征求他人的同意後壹齊玩.或者找家長買給自我.當孩子理解了教師的意見後再給予其表揚.例如:"銘銘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等.同時要讓她給對方小朋友真誠的賠

 禮道歉,以便緩解尷尬的氣氛.好讓其明白知錯能改還是個好孩子的道理.

 2.對孩子進行謙遜美德的教育。孩子因為自我有本事,但沒有受到註意和表揚,因而對那些受到註意和表揚的小朋友產生妒忌。所以在糾正妒忌心理同時還必須對孩子進行謙遜美德的教育,讓孩子懂得謙虛使人提高,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讓孩子明白即使別人沒有稱贊自我,自我的優點仍然存在,如果繼續堅持自我的長處,又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自我的才幹就會更強,就會真正地長久地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家長還要了解自我的孩子,適當地指出她的長處和短處,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學習,幫忙孩子正確評價自我。

 3.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有妒忌心理的孩子壹般都有爭強好勝的性格。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用自我的努力和實際本事去同別人相比,競爭是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提高和取長補短,不能用不正當、不光彩的手段去獲取競爭的勝利,把孩子的好勝心引向進取的方

 向。

 四.反思

 在對嫉妒心理幼兒的教育實踐中,我覺得家園***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關鍵,家長認識到嫉妒的危害,幼兒認識到自我嫉妒的行為使自我不受歡迎,更不能解決問題。由於6歲的孩子自控力還不強,經過壹段時間後,因嫉妒某些表現會反復出現。輔導矯正嫉妒過程是漫長的

 ,需要家園配合耐心細致地開展工作,更需要針對性、特殊性、反復性和長期性,使她們在正面的引導中逐漸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培養她們對自我心態進行自我調節的本事,學會用心理換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境,我運用了現實療法,交往分析法和情境等來減除心理壓

 力。並給予她很大的寬容,給予充分的接納和支持,為她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輔助家長學習,讓他們了解對嫉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幫忙家長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和家庭教育觀,改善教育方法,妥善解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構成家園教育***識。

 孩子需要壹個公平的寬容的心理環境,光靠教師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讓所有家長和孩子都能意識到心理健康對孩子的重要性,提高家長教育的技能和水平?如何開展和促進家園***育工作值得大家***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