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關公髯

關公髯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公的角色,主要依據《三國演義》為創作藍本,以京劇為例,關公角色通常由紅凈(或紅生)演員飾演。關公的戲劇臉譜為揉紅臉,表示忠勇(“紅臉忠勇”的說法即由關公臉譜而來);

勾丹鳳眼,雙眼俊秀。加上關公有“美髯公”之稱,關公角色要使用專用的大髯口,稱為“五綹”或“關公髯”;

手執青龍偃月刀和紅馬鞭,戴綠色盔頭,綴黃絨球配後兜,兩耳垂白飄帶和黃絲穗,著綠蟒。演員勾畫關公臉譜時還要特意在臉譜上再加壹黑點或加壹條金線,稱做“破臉”,表示不敢完全模仿他。為表達對關公的崇敬,關公戲亮相姿勢也與眾不同,亮相姿勢計有四十八種之多,稱為“關公四十八圖”。

演出關老爺戲禁忌特別多。舊時戲班上演關公戲時,有許多規矩,因為關老爺是伏魔天尊,關帝亦稱武聖,殺氣特別大,所以扮演關公的伶人在演出關戲前的49天內切忌行房,演出前49天要齋戒獨宿,熏沐凈身,戒女色;勾臉前要在後臺設壇向關老爺燒香三拜九叩頭、請神,化金後始可化妝…

那就是關老爺假如開了面未掛須之前,可以隨便和旁人說話,但如果掛了須,即關帝面譜已完成,他就代表了是神靈之軀,除了不能開口講話之外,尚不能開眼望人,而其他人亦應知法忌法,不上前去逗他說話,女色更被視為不潔,不得接近。

因為關老爺開眼就代表要殺人,在禁忌中這個關老爺演出時也壹直要閉上眼睛,更要燒炮仗引出前臺演唱,直至返回臺後才能開眼。演出時演員要在盔頭或者前胸掛有關老爺像的黃表符箓,…演出後結束要用此紙拭臉(無者可用天金),並拿到關老爺神像前焚化,以示感謝關老爺的庇護等;

清廷皇宮演戲時,每臨關公出場,帝、後、妃都得離座走幾步,然後才能坐下看戲。壹些有損於關公形象的劇目,如《斬熊虎》、《怒斬關平》、《關公辭曹》等,宮廷及京城的著名戲園壹概禁演

現今,演唱關公戲雖然並不完全遵循舊時那樣的規矩,但是對飾演關公的演員也還是有壹些禁忌約束的,例如:當飾演關公的演員上了妝後,不可大笑、不能舉止輕浮;其他人看到飾演關公的演員上妝後也不能舉止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