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學派具有代表性的詩句,詳細介紹如下:
壹、《象棋詩》:
原文:象棋終日樂悠悠,若被嚴親壹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壹齊休。馬行千裏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炮響壹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解析:王守仁少年時期迷戀下象棋,所謂寢食皆廢,他母親多次勸說無效,壹怒之下便將他的棋子倒進大河中。王守仁心若刀剜捶胸頓足,便哭出了這首怪詩。
賞析:這首詩聯想豐富怪誕,幽默風趣雋永,有兒童詩的特色。但是最後壹聯年少的王陽明以臥龍自居,可見他小小年紀就立下了高遠的誌向。
二、《中秋》:
原文: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相侵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解析:去年中秋節先是陰雲密布,但最終天晴見月,今年中秋卻壹直陰雲滿天。人的壹生本來中秋圓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況壹個人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不過我的心中自有壹輪光明的圓月,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輝之下,這等快樂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賞析:人心就是壹個世界,外在事物不過是每個人主觀的映射,我為我天地主宰,所謂“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客觀的不能改變的事物,不必去強求,每個人努力讓自己的心與所依存的這個世界相處融洽,即是致良知的功夫。
三、《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原文: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解析: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孔子,都是聖人,只是被外物迷惑遮掩,如今將真實的心靈世界展示出來,每壹個心靈都是具有良知的。問您每日因為何事而行色匆匆?恐怕您把時間浪費在了外界的紛紛擾擾中。休要說去往'聖'的境界沒有法門,良知正是其原理途徑啊。
賞析:良知之於我們,就像壹個指南針,外界的千變萬化總是能從內心找到源頭。以前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想方設法的從外界探求原因。天地間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唯獨有良知,這便是宇宙的本源,將自己的無盡寶藏丟棄在壹旁,卻拿著缽去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