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為壹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壹起玩的快樂。

 2、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

 課件、磁帶、錄音機。大型積木、各種玩具若幹。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導入:小朋友妳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哪些小動物?今天,我們壹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嗎?(小兔、小鴨、烏龜、小貓)我們剛才學了那麽多小動物走路,妳們高興嗎?小朋友妳們喜歡來學校嗎?妳們每天在園裏玩的高興嗎?小朋友,有個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們壹起看妞妞在園玩的快樂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圖壹、妞妞獨自壹個人在玩,妳們看她在幹什麽?她和誰在玩?妳覺得妞妞壹個人玩快樂嗎?妳喜歡怎樣玩?

 圖二、我們看又發生了什麽事情,妞妞怎麽了?她為什麽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妳可以和妳的小夥伴商量壹下,怎麽做才能讓妞妞不生氣,快樂起來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我們看妞妞的小夥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來許多小朋友哄她(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的,妳別生氣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態度那麽友好,就原諒了他們,也不生氣了。

 圖四、小朋友們拉起妞妞的手說:"妞妞,和我們壹起玩去吧"圖五、妞妞和大家壹起玩,真快樂呀!

 2、提問:

 (1)小朋友妳們覺得妞妞壹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壹起玩快樂?

 (2)妳喜歡壹個人玩還是和大家壹起玩,當妳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剛搭好積木時,怎麽辦呢?要向別人說:對不起,這樣別人才原諒妳,喜歡妳,才能成為好朋友。

 3、教師小結:剛才看了妞妞壹個人玩不快樂,也沒意思和大家壹起才是最快樂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壹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

 4、教師對遊戲進行總結,大家壹起玩玩具很高興,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們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吧!

 (三)結束部分:孩子們,剛才玩的都很開心,現在我們聽音樂壹起做《找朋友》遊戲,結束。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愛並嘗試用語言、行為等方法大膽表現。

 2、體驗愛和被愛的快樂情感。

 3、懂得怎樣用實際行動來關心父母、尊敬長輩。

 活動準備:

 1、故事《快樂地家》,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冊,說給孩子的話(錄音),感恩的心(歌曲)課件。

 2、愛心卡。

 活動過程:

 壹、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壹)欣賞故事《快樂的家》。

 提問:

 1、小兔樂樂有壹個快樂而溫馨的家,聽樂樂在說什麽?怎麽說的?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2、樂樂說出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那妳們愛爸爸、媽媽嗎?

 (二)小結:

 愛壹個人的時候,壹定要大聲說出來,是怎樣愛的?

 二、傾聽書信,爸爸媽媽對小朋友的愛。

 (壹)讀爸爸媽媽的來信《寶貝,妳長大了》

 1、妳們聽後有什麽感受?

 2、用信可以傳遞我們的愛。

 (二)欣賞"愛的相冊"1、請每位幼兒說壹句最想向爸爸、媽媽說的話。

 2、相冊可以留下我們的愛。

 (三)聽錄音《親愛的孩子,我愛妳》

 總結: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他們天天為我們忙碌著,的確很辛苦,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三、妳對爸爸媽媽的愛(壹)欣賞課件並提問:

 1、妳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2、在日常生活中,妳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二)"悄悄話"愛心卡。

 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方式很多很多,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愛,把我們的心願說在愛心卡上,送給爸爸媽媽。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愛心卡獻給爸爸媽媽。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今天的父母已經傾盡所有來愛孩子、照顧孩子。但孩子們由於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壹切視為理所當然,養成了對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設計了本活動《爸爸媽媽,我愛妳》。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緒表現完全是外顯的,缺少控制的,情緒常常極度強烈而高漲,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定,有壹半的幼兒在入園初期都是哭著度過的,每天哭著喊爸爸,媽媽,怎麽勸都不好用,慢慢地對幼兒園熟悉了,妳會發現孩子有時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時大發脾氣、哇哇大叫,調節情緒能力較弱。為了讓幼兒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特意設計了《情緒變變變》的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將心理健康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所以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設置情境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並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笑、生氣、哭的情緒變化,並產生相應的體驗。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調節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相關材料,三個大班幼兒。

 2、心理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遊戲《找朋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熟悉同伴,拉近與教師、同伴的心理距離。)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體驗感受情緒的變化。

 (1)介紹三個大班幼兒,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2)情境:三名幼兒在壹起玩耍,很開心,結果開始爭搶玩具,相互開始生氣,最後壹名幼兒沒有搶到玩具,開始哭……

 (通過創設情境讓幼兒更直觀的對這三種情緒變化的過程產生***鳴,幫助幼兒理解。)

 3、幼兒體驗。

 (1)嘗試用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經驗,並學學笑、生氣、哭時的表情。

 (2)引導幼兒講述“生氣、難過哭時可以做些什麽?”

 (3)師幼***同小結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可以獨自呆壹會兒消消氣;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為別人想壹想;或者輕輕的哭壹哭、睡壹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會好了。

 遊戲《情緒變變變》,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做個笑寶寶。

 帶領幼兒玩壹些簡單的遊戲,如:吹氣球、熊和木頭人、拔蘿蔔等。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

 活動主題:

 孤獨的小兔

 活動適合年齡班:

 幼兒園中班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幼兒初步理解什麽是孤獨。

 2、能夠正確認識獨孤,並學習如何遠離獨孤,走向合作。

 3、通過連體人、背靠背、兩人三足這三個相關合作的遊戲,幼兒感受與人合作的快樂。

 4、通過此次課程學會分享與合作。

 活動準備:

 壹組講述孤獨兔子故事的幻燈片,幾張挖了兩個洞的報紙以及廢舊的紙盒皮等等。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妳們帶來壹個關於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們以前壹定是沒有聽過的,因為這個故事是最近才剛剛發生的哦。所以接下來小朋友們就要認真聽清楚啦,因為小兔子最後需要小朋友們的熱心幫助。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從其中的圖片講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況:從前有壹個小兔子,由於平時自己壹個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別的小夥伴們做朋友。可是有壹次森林裏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幫助思考逃生的辦法,可是小兔子卻是孤獨的壹個人在大火中掙紮著,如果當時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邊,會怎樣幫助小兔子順利逃離火災現場呢?

 2、針對故事中的問題,讓幼兒自由進行回答,然後教師再歸納出幾個有意義的回答讓幼兒參與討論。並從討論中得出幼兒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後如果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不會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合作。

 3、設計遊戲讓幼兒體會合作的快樂。

 遊戲壹:連體人。

 遊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壹組。將挖好兩個洞的報紙分別套在兩個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壹起。兩人壹組沿著教師指定的路線走、跑、過障礙物等。如果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遊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說明:障礙物可以是某個特定的紙盒鋪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師自行畫的圈圈之類的。

 遊戲二、背靠背。

 遊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壹組。讓幼兒兩兩背對背坐下,兩腿伸直,雙手臂向後互相鉤住,然後試著站起來。

 說明:這個遊戲教師可以劃定壹些範圍,首先把全班幼兒分成幾個大組,然後每個大組派出兩個小朋友進行遊戲,剩下的小朋友為自己的組員加油。輪流著進行。

 4、通過上面的遊戲,小朋友們在玩完之後分小組分享感受。

 教師叫幾個小朋友代表進行講述自己小組的體會。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玩遊戲的時候都很開心,都知道怎樣去跟自己的小夥伴好好合作與溝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們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獨壹個人的。那麽剛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妳們玩遊戲的時候悄悄的告訴老師它通過妳們熱心的幫助已經找到自己的小夥伴啦,所以不再孤獨壹個人了,於是呢,最後就能夠安全的和小夥伴互相合作逃離火災現場了。它呢,要老師謝謝小朋友的熱心幫助!

 活動結束:

 5、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又是聽故事又是玩遊戲的玩的很開心,那麽小朋友們是不是都能夠想得到自己不是壹個人做事情呢?在家裏面,有爸爸媽媽的幫助,在幼兒園裏面,和小朋友們、老師們在壹起,大家相親相愛,是不是不會感到孤獨了呢?所以呢,小朋友們在家裏面可以幫忙爸爸媽媽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合作搬搬桌子之類的,於是,什麽事情都難不倒我們啦,對不對?

 6、活動自然結束。

 讓小朋友們去喝水,去洗手間。

 個人總結: 此次活動設計的個人感想:鑒於在今天獨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不知不覺的習慣孤獨。並不是說孤獨是壹件壞事,只是在這孤獨包裝下大多數人都有著壹顆敏感容易受傷的心,於是,曾經讓我們熟悉的合作精神漸漸風吹雲散。縱然是在這樣壹個分 工精細的年代,我們更加是需要遠離孤獨,走向合作,這是壹個需要從小就應該培養的心理素質,要知道,通常壹個人的狂歡無力挽救壹切狂瀾。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

 設計思路: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註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 的壹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壹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壹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壹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註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沖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壹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沖動,常會為壹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享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制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遊戲

 (壹)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壹邊唱歌壹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 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壹起說)。

 (2) 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妳會怎麽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妳平時有什麽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妳會怎麽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麽?(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1)可以獨自呆壹會兒消消氣(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3)為別人想壹想(4)或者輕輕的哭壹哭、睡壹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妳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妳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妳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壹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壹種不好的行為。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制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壹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妳是小雞,妳被老鷹抓到了妳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妳,妳會怎麽做?

幼兒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逐漸適應集體生活,樂意去幼兒園。

 2、樂意和老師、小夥伴親近,體會壹起做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壹起遊戲。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1、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樂意去幼兒園和小朋友、老師們壹起做遊戲,學知識。

 2、愛上幼兒園,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布偶小鴨、用積木搭建的幼兒園大門。

 2、布偶表演《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壹、出示布偶,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拿出布偶小鴨,請幼兒與小鴨打招呼。

 2、教師表演《小鴨上幼兒園》。

 二、幼兒長大了,要像小鴨子壹樣到幼兒園裏學知識、學本領。

 1、提問: 小鴨是如何上幼兒園的?

 今天我們班的哪個小朋友向小鴨子壹樣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的?

 2、總結:爸爸媽媽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長大了,要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學知識。

 3、學習兒歌《上幼兒園》。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所學的經驗和表現出的積極探究的熱情,比傳統教學中幼兒學到的知識更有效和更有意義。幼兒與教師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是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保證。因此,我們在實施教育時註重為幼兒創設寬松、平等、自由發展的精神心理環境,經常和孩子們壹起玩,壹起笑,壹起學習,讓幼兒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得開心、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