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士可殺不可辱 的名人例子

士可殺不可辱 的名人例子

1、李廣

漢軍出塞後,衛青命令李廣和右將軍隊伍合並,李廣多次請求做前鋒與單於決戰,衛青不允,李廣獨自帶兵,軍隊沒有向導時而迷路,落在衛青之後,導致衛青單獨對戰單於未能俘獲。後衛青派長史急令李廣幕府人員前去受審對質。

李廣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於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回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

2、張巡

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3、朱自清

1946年10月,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他成為革命民主主義戰士。他身患重病,簽名《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面粉,始終保持著壹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

4、文天祥

鹹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德祐元年(1275年),長江上遊告急,宋廷詔令天下兵馬勤王。文天祥捧著詔書流涕哭泣,派陳繼周率領郡裏的誌士,同時聯絡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的士兵,各英雄豪傑群起響應,聚集兵眾萬人。

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名義率軍入衛京師。他的朋友制止他說:“現在元軍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進迫內地,妳以烏合之眾萬余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麽差別。”

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麽回事。但是,國家撫養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壹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壹人壹騎入衛京師,我為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後而奮起的。

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麽國家就有保障了。”

5、陶淵明

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壹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壹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壹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裏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

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註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妳的壞話。”壹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壹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鬥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

他馬上寫了壹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