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拼音之父周有光夫婦歸葬常州儀式來賓用拼音簽名嗎?

拼音之父周有光夫婦歸葬常州儀式來賓用拼音簽名嗎?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夫人歸葬常州,儀式來賓用拼音簽名

11月2日,周有光、張允和夫婦的骨灰落葬常州棲鳳山名人園。?

11月2日早上,周有光、張允和夫婦的骨灰落葬江蘇常州市棲鳳山名人園。周有光的孫女周和慶等親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副所長魏暉,市領導蔣自平、方國強、盧明康出席了隨後舉行的周有光夫婦雕像揭幕儀式。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章衛忠主持揭幕儀式。

周有光和張允和。

周有光是從常州青果巷走出的傑出語言文字學家,經濟學教授,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其夫人張允和是當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壹,她與周有光相濡以沫、舉案齊眉70年,二人的愛情故事成為壹段佳話。

周和慶代表家屬向市委、市政府及相關方面表示謝意。

今年1月14日,周有光在北京逝世,享年112歲;張允和於2002年離世,享年94歲。在家鄉人民的深切期待中,在周有光家屬的幫助下,10月26日,周和慶帶著兩位老人的骨灰回到青果巷,並於11月2日落葬。周老夫婦魂歸故裏,他們與家鄉的山水作伴,與江南的煙雨為伍,長眠於儒風蔚然的龍城大地。

來賓簽名以漢語拼音首字母代替,表達對周老的懷念。

儀式的來賓簽名也以漢語拼音首字母代替,表達對周老的懷念。

周有光夫婦的墓前雕像,依據二人合照以線刻工藝呈現於花崗巖石碑之上。石碑高1.73米,寬1.07米,厚18厘米。夫婦像下的“人得多情人不老 多情到老情更好”描摹自夫婦二人的親筆手書,前半句由周有光書寫,後半句由張允和書寫,那年周老93歲、張老89歲。

2015年,常州大學成立了“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據悉,周有光圖書館將在周有光故居——青果巷禮和堂建成開放。

學生代表用詩朗誦的形式向終生名譽院長致敬。

常州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的學生代表用詩朗誦的形式向他們的終生名譽院長致敬。

方國強致辭。

方國強在致辭中感謝周和慶及其家人將周有光的書籍、生前起居陳設等捐獻給常州,並表示,常州將大力推動高校、機構以及社會民間力量,加強對周有光的生平、學術、思想等各方面的研究,形成壹批研究成果,讓更多的人了解周有光,認識周有光,學習周有光,紀念周有光。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中國語文報刊學會、中國剪報社和我市相關方面負責人、家屬代表***60余人出席了揭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