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壹個字是體的四字成語
壹心同體
三位壹體
渾然壹體
融為壹體
赤身裸體
赤身露體
魂不附體
衣不遮體
衣不蔽體
不識大體
無關大體
無傷大體
遐邇壹體
芳蘭竟體
卑身屈體
體字結尾的成語
不識大體 大體:關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 《史記·平原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 422
赤身露體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 *** ,壹..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 426
芳蘭竟體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 《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 431
渾然壹體 渾然:混同在壹起的樣子。融合成壹個.. 《二程遺書》卷二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 530
混然壹體 混然:混同在壹起的樣子。融合成壹個.. 《二程遺書》卷二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 542
魂不附體 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 元·喬夢符《金錢記》第壹折:“使小生魂不附體。”
青紫被體 青紫:古時公卿服飾,借喻高官顯爵;.. 漢·揚雄《解嘲》:“紆青拖紫。”李善註引《東觀漢記》:“印.. 399
三位壹體 基督教把聖父、聖子、聖靈稱為三位壹..
同功壹體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史記·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 391
無關大體 比喻沒有多大關系。 385
無傷大體 傷:傷害;大體:指事物的主要方面。..
衣不蔽體 蔽:遮。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
卑身賤體 ①謂儉約勤苦。②彎腰俯首,屈從奉迎。 《韓非子·說疑》:“皆夙興夜寐,卑身賤體……以事其君。” 11
卑身屈體 指彎腰俯首,屈從奉迎。 參見“卑身賤體”。 11
赤身裸體 赤:光著。大部分身體或全身 ***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4回:“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
椎膚剝體 形容殘酷搜刮。同“椎膚剝髓”。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災,.. 18
凡胎濁體 指人間普通的,平庸的人。同“凡胎濁.. 元·昊昌齡《張天師》第壹折:“念小生凡胎濁體,怎敢和仙子陪.. 10
放心解體 指人心離散、瓦解。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 11
公忠體國 指盡忠為國。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辦外交的人有私心.. 15
汗流浹體 汗流全身。形容極度驚懼。 宋·張師正《括異誌·張龍圖》:“張燾誤食厭物,謝既再拜而悟.. 17
黃袍加體 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同“黃袍加身.. 無 10
魂不著體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 《宣和遺事》前集:“師師聞道,嚇得魂不著體。” 10
魂不著體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 《前漢書平話》卷上:“嚇高皇魂不著體。”明·施耐庵《水滸傳.. 9
魂不負體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 無 20
魂不赴體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 無 17
降顏屈體 猶言卑躬屈膝。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 無
融為壹體 融合為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 先秦·管仲《管子·七法》:“有壹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 20
柔膚弱體 指柔弱的身體。 無 10
神不附體 形容心神不定。 元·白樸《東墻記》第壹折:“早是身體不快,又遇著這等人物,..
最後壹字是體成語是那些
魂不附體、
融為壹體、
不識大體、
放心解體、專
恫瘝壹體、屬
移氣養體、
兩心壹體、
青紫被體、
三教壹體、
衣不布體、
渾然壹體、
寬嚴得體、
不達大體、
降顏屈體、
千金之體、
衣不蔽體、
科頭袒體、
卑身賤體、
不知大體、
三位壹體、
隱占身體、
千金貴體、
赤身露體
體字最後的成語
融為壹體、 魂不附體、 等離子體、 不識大體、 人民團體、 惰性氣體、 群眾團體、 南北朝體、 原生質體、 君主政體、 恫瘝壹體、 放心解體、 犯罪客體、 不達大體、 移氣養體、 降顏屈體、 衣不蔽體、 渾然壹體、 三教壹體、 衣不布體
望采納!!!
最後壹個字是體的成語
卑身賤體 卑身屈體 不識大體 赤身露體 赤身裸體 凡胎濁體 芳蘭竟體 放心解體 汗流浹體 黃袍加體 渾然壹體 魂不負體 魂不附體 魂不赴體 魂不著體 魂不著體 混然壹體 降顏屈體 青紫被體 融為壹體 柔膚弱體 三位壹體 神不附體 四肢百體 同功壹體 無關大體 無傷大體 遐邇壹體 賢身貴體 壹心同體 衣不蔽體 移氣養體 隱占身體 月露之體 椎膚剝體
帶體字的成語有哪些
1、不識大體
成語拼音:bú shí dà tǐ
成語解釋: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成語出處:《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餘,其不識大體如此。”
2、赤身裸體
成語拼音:chì shēn luǒ tǐ
成語解釋:赤:光著。大部分身體或全身 *** 。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4回:“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誰或坐。”
3、遍體鱗傷
成語拼音:biàn tǐ lín shāng
成語解釋:遍:普遍;全面;鱗:魚鱗。全身受傷;傷痕像魚鱗壹樣密。形容傷勢很重。
成語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體鱗傷,著實走不動了。”
4、魂不附體
成語拼音:hún bù fù tǐ
成語解釋:魂:靈魂;魂魄。迷信的人認為人魂魄壹離體;就失去知覺;無法行動。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恐懼萬分。有時也形容受到極大的誘惑;不能自主。
成語出處:元 喬吉《金錢記》第壹折:“壹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
5、渾然壹體
成語拼音:hún rán yī tǐ
成語解釋:渾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為壹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成語出處:《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最後壹個字是“體”字的四字成語
衣不蔽體、衣不布體、月露之體、渾然壹體、香肌玉體
最後壹個詞是實的繁體字成語
言過其實、名副其實、就虛避實、春華秋實、向聲背實
不同的見解歡迎追問,意在切磋***同提高,謝謝!
關於體字尾成語
不識大體: 大體:關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渾然壹體: 渾然:混專同在壹屬起的樣子。融合成壹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布置勻整,結構謹嚴。
魂不附體: 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
融為壹體: 融合為整體。比喻幾種事物關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壹個整體。
三位壹體: 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的壹個整體。
無關大體: 比喻沒有多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