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如何搞好以征兵宣傳為重點的國防教育

如何搞好以征兵宣傳為重點的國防教育

壹是尋求觀念的轉變,增強征兵宣傳的主動性。

軍之本在兵,兵之本在兵之源。做好征兵宣傳工作,是從源頭上提高兵員質量的可靠保證。我們必須站在國家戰略發展全局的高度,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深化認識,高度關註。

從壹季宣傳到四季宣傳的思想轉變。思想的落後是致命的落後。隨著國家和軍隊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趨於多元化。此外,在長期的和平年代,適齡青年入伍熱情的主導因素不再是愛國熱情和尚武精神,更多的是家庭和個人利益的驅動。新的變化必然帶來新的挑戰。過去第四季度征兵時的“壹陣風”“運動式”突擊宣傳做法,已不適應形勢任務的發展。各級必須主動適應這壹變化,轉變壹季宣傳的觀念,立足平時細致做好征兵宣傳工作,加強平時不間斷的宣傳教育,使征兵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實現由壹季宣傳向四季宣傳的轉變。

方式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加快軍事現代化進程,靠的是高素質人才。短期內,受上世紀計劃生育政策影響,適齡青年人口基數將繼續減少;適齡青年就業渠道增加與現行優待政策滯後的矛盾仍將十分突出。學校與部隊、企業與部隊、社會與部隊爭奪高素質軍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以往適齡青年被動挨家挨戶報名或按區域人口基數分配名額的模式亟待改進。去年我州計劃入縣(市)站體檢4700人,實際入站3530人。在進站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不足50%。分析這壹現象,各級要充分認識征兵主體調整後完成征兵任務的難度,改變過去適齡青年被動入戶登記的方式,主動深入學校、企業、社區等輸出優質兵員的地方。

在力量上,兵役機關將重點向軍地並重轉變。征兵是地方政府的壹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充分發揮各級組織、部門和社會力量的聯動作用,努力制止兵役機關唱“獨角戲”的現象,切實做到“四個包含”,把握好“四個層次”。即國防教育和兵役法教育要納入地方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同級黨校培訓計劃,領導層面要把握好;將國防教育和兵役法規教育納入地方黨政機關、軍隊幹部和民兵幹部培訓計劃,抓好骨幹層;將國防教育和兵役法規教育納入高中(中專、職高)和高等學校必修課,掌握基本水平;將國防教育和兵役法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堂教學計劃,把握未來水平。前不久,我們把省、地開展的“萬村萬名幹部、萬戶百名幹部”活動與軍分區組織的“百名幹部進百個民兵連”活動結合起來,註重把國防法律法規和征兵政策宣傳納入“三萬”、“千村百名幹部”活動,作為送政策、暖人心的重要內容,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二、爭取重點突破,增強征兵宣傳的針對性。

強化國防觀念,激發參軍熱情,是征兵宣傳的主題。據調查,各級廣為宣傳的宣傳方式片面,缺乏針對性,必須在方法和重點上有所突破。

把宣傳內容做好。征兵宣傳內容豐富,重點壹定要明確。要區分不同對象、不同階段選擇宣傳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在宣傳發動階段,要重點宣傳征兵條件、政策法規,明確應屆畢業生和高學歷青年入伍的優惠政策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征兵程序;在訪兵階段,要重點宣傳部隊光榮傳統和軍營優秀典型,深入闡釋當兵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無悔選擇;交接出發階段,重點宣傳部隊優良作風和紀律要求,以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新發展,堅定新兵紮根軍營、敢於吃苦、磨礪意誌的決心。同時,要結合近年來因意識形態原因撤軍因素增多的實際,盡量避免“抓小放大”的現象,即個人和家庭利益的小道理多,國家和國家安全的大道理少;國家和地方優惠政策和待遇多,公民尚武精神和義務少;要求積極應征入伍的有很多,但規定拒絕、逃避服兵役是違法的,應該受到懲罰的卻很少。

把握好宣傳機會。招聘宣傳貫穿始終,壹定要抓住重點。要堅持把征兵宣傳與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全民思想教育結合起來,與組織整頓、學生軍訓、民兵訓練和全民國防教育日結合起來,與登記、體檢政審、看望士兵結合起來,抓住時機抓好宣傳,進壹步擴大征兵宣傳教育的輻射覆蓋面。例如,絕大多數參加報名的青年報名者都有強烈的參軍意願。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年輕人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報名,甚至有些年輕人是被鄉鎮帶去完成進站指標的。如果我們能抓住寶貴的報名機會,把宣傳工作落實到每壹位青年申請者的心中,我們就會贏得那些搖擺不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隊伍。相反,如果我們不積極、及時、有效地做好征兵宣傳工作,那麽我們很可能從源頭上失去這部分士兵。

做好宣傳目標。征兵宣傳對象面廣,要突出重點。隨著軍隊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征兵主體在短時間內經歷了三次大的調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各高校應屆畢業生。各級要圍繞招聘主體,準確把握其數量流向、就業狀況和應聘意願,突出上門宣傳、精準宣傳和跟蹤宣傳。要重點宣傳征集壹系列應屆畢業生優先政策法規,各級黨委政府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出臺各項優惠政策,為選拔優秀青年營造良好的政策和輿論環境。同時,宣傳對象要從只關註適齡青年和家長,轉變為面向全體公民、黨政領導幹部和企業法人,增強各級人員的國防觀念和依法履行兵役義務的意識。

第三,深化效果,增強征兵宣傳的感染力。

增強征兵宣傳的感染力,切實營造適齡青年依法服兵役、家長積極支持子女履行兵役義務、各級領導和企業法人全力支持兵役工作的社會氛圍,是征兵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在實效上不斷深化。

用特別的宣傳內容吸引。在實踐中,用更符合適齡青年特點和時代特征的內容進行宣傳,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宣傳標語內容上,選擇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關懷的宣傳標語,如“優先選送少數民族和貧困家庭的優秀青年入伍”、“男兒有誌揮金擲筆從軍報國”、“青年立誌從軍強國防,熱血男兒精誠報國鑄長城”等,容易讓廣大應征入伍的青年喜愛和打動,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過廣泛宣傳具有時代特征的80後青年模範、熱愛軍隊的模範軍人項、兩棲精兵何的優秀事跡,有效激發了他們的尚武精神和報國熱情。

受到身邊典型人物的啟發。善用身邊典型人物的故事,激發最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各地立下戰功的人很多,身邊的部隊也沒有做出什麽典型的成績。要善於挖掘這壹寶貴資源,充分發揮身邊典型的示範輻射和宣傳導向作用,延伸宣傳觸角,擴大宣傳實效。近年來,我州堅持用好建始縣景陽鎮入伍前僅兩年就攻克“植物克隆”的軍人、科學家黃斌,成為全軍第二屆標兵。現在他已經成長為總政治部的副師級幹部,在全州大張旗鼓地舉行宣傳活動,有效地動員了廣大適合的群眾。

年輕人的參軍熱情,激發了他們激勵軍營,無往而不勝的信心和決心。

牽引和推進與主要活動。以重大事件牽引,是提高征兵宣傳效果的有效手段。要把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貫穿於征兵工作始終,通過組織開展征兵宣傳月(周、日)、征兵宣傳街、軍事文藝匯演、送新兵等大型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征兵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009年,新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之際,我們在湖北人民學院、恩施職業學院開展了“投身國防,報效祖國”簽名活動,有效激發了大學生參軍的熱情,在軍工行業產生了強烈反響。

新形勢不等人,新使命光榮。面對征兵難、征兵冷的現狀,只要我們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兩個確保”的目標就壹定能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