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喬丹的首次全明星賽上不給喬丹傳球,並且率底特律活塞隊多年壓制公牛隊,活塞領袖伊塞亞·托馬斯與喬丹素有嫌隙。在夢之隊征集時,喬丹就公開向籃協聲稱與托馬斯誓不兩立。80年代末最偉大的組織後衛由此與夢之隊擦身而過。事實上,當時聯盟裏傑出的組織後衛蒂姆·哈達維和凱文·約翰遜都公認有進入夢之隊的實力,而最終入選的克裏斯·穆林與雷特納,其實力都並不服眾。這也是夢壹隊僅有的瑕疵。然而,這並未妨礙他們每場橫掃對手44分奪取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巴克利以場均18分成為夢壹隊的殺神魔王。當時,世界各隊與夢壹隊交手時,無不以獲得夢壹隊成員簽名為榮。夢壹隊場均能夠獲得接近60%的命中率,同時將對手命中率壓至36%,每場勝出44分,最少的壹場亦贏了32分。
夢壹名單主帥:查克·戴利 中鋒:尤因、大衛·羅賓遜 大前鋒:巴克利、馬龍、雷特納 小前鋒:穆林、皮蓬、“大鳥”伯德 攻擊後衛:喬丹、德雷克斯勒 組織後衛:“魔術師”約翰遜、斯托克頓
夢壹戰績8勝0負
1994年參加世錦賽的夢二隊與夢壹隊相比,就完全是壹支年輕化球隊。杜馬斯、普萊斯和威爾金斯三位老將外,其他所有隊員都未滿30歲,如科爾曼、奧尼爾、莫寧、拉裏·約翰遜等,都是入NBA僅兩三年的年輕巨星。事實上,這壹支球隊裏並沒有當時聯盟的壹線巨星。然而,夢二隊依然保持著勢不可當的兇猛勢頭,輕松奪下了世界冠軍。奧尼爾場均18分,71%的命中率更成為大賽第壹。然而,奧尼爾、坎普等人場上的囂張和桀驁,也令人對夢二隊的作風頗多非議。
夢二名單主帥:老尼爾森 中鋒:奧尼爾、莫寧 大前鋒:拉裏·約翰遜、坎普、科爾曼 小前鋒:威爾金斯、史蒂夫·史密斯 攻擊後衛:馬爾利、米勒、杜馬斯 組織後衛:普萊斯、凱文·約翰遜
夢二戰績8勝0負
1996年,美國繼續派出夢三隊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由於是本土比賽,所以相對慎重。隊伍包括了夢壹隊的馬龍、皮彭、羅賓遜、斯托克頓、巴克利,夢二隊的奧尼爾、米勒等大將。94年的狀元“大狗”羅賓遜原本在隊,然而到了決賽階段,國王隊大將裏奇蒙德入替。隊上包括了當時聯盟裏風頭最勁的新人哈達維、希爾等。而剛帶領公牛隊創下不世奇功的喬丹則對夢三隊毫無興趣,而夢三隊也不再有夢壹隊那樣開拓歷史的興趣,未對喬丹予以邀請。雖然夢三隊是壹支以老帶新的球隊,能代表美國的最高水平,但是其組建的松散隨意也開始浮出水面。96年決賽,上半場夢三隊壹度38比43落後南斯拉夫,雖然最後還是95比69大勝26分,但是夢之隊的神話已開始褪色。這次夢三隊與安哥拉比賽時甚至出現了鬥毆事件,馬龍差點被安哥拉小夥子們飽以老拳。
夢三名單主帥:威爾肯斯 中鋒:奧尼爾、奧拉朱旺、大衛.羅賓遜 大前鋒:馬龍、巴克利 小前鋒:皮蓬、格蘭特.希爾 攻擊後衛:裏奇蒙、雷吉.米勒、“便士”哈達維 組織後衛:斯托克頓 佩頓
夢三戰績8勝0負
2000年悉尼奧運會,夢五隊在公布名單時,雷·阿倫的率先入選壹度使當時聯盟風頭最勁的飛人卡特不快,以至於在媒體大放厥詞之余,在與雄鹿隊的比賽中還與阿倫大肆飆分。從夢四隊開始,由於聯盟的中鋒日漸勢微,中鋒位置上僅有莫寧壹人擔綱,而當時領銜聯盟的巨星如奧尼爾、鄧肯、科比等對球隊毫無興趣,麥克代斯、貝克、拉希姆、休斯頓等等進不了聯盟前三陣容的球星紛紛拿來湊數。依靠著卡特、加內特的神勇,夢四隊還是在悉尼維持了夢之隊的尊嚴,然而在半決賽險些敗北立陶宛,使人們開始相信,夢之隊是可以被擊敗的。這屆比賽的焦點在於與法國隊的比賽中,卡特越過對方218公分的高中鋒扣籃成功,成為史上經典。
夢四名單主帥:湯姆賈諾維奇 中鋒:莫寧 大前鋒:加內特、麥克代斯、貝克 小前鋒:卡特、拉希姆 攻擊後衛:阿倫、休斯頓、史蒂夫·史密斯 組織後衛:基德、蒂姆·哈達維、佩頓
夢四戰績8勝0負
2002年,夢五隊出戰印第安納舉行的世錦賽,中鋒位置上只能依靠大前鋒出身的小奧尼爾和本·華萊士擔綱,而從未打過季後賽的布蘭德,二流內線戴維斯、拉佛倫茨,以及安德烈·米勒,大學剛畢業的傑·威廉姆斯等,實在難以背負夢之隊的盛名。結果連敗於阿根廷和南斯拉夫無緣四強,這也是美國隊國際比賽58場連勝的終結,世界籃球霸主被打得顏面掃地。
夢五名單主帥:喬治.卡爾 中鋒:小奧尼爾、本.華萊士 大前鋒:布蘭德、A.戴維斯、拉弗倫茨 小前鋒:馬裏昂、皮爾斯 攻擊後衛:安德烈.米勒、貝倫.戴維斯、傑.威廉姆斯
夢五戰績6勝3負
2004年,雅典奧運會,夢之隊組織了壹支令人感覺莫名其妙的隊伍——01年MVP艾佛森,02、03年MVP鄧肯領銜,然而麾下卻是布澤、斯塔德邁爾、馬裏昂、奧多姆、傑佛森這些聯盟的二線球星,以及韋德、詹姆斯、安瑟尼這三個年及弱冠的孩子。除了鄧肯外,其他球員對FIBA的規則完全沒有無法適應。於是,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冠軍繼續旁落,延續02年以來夢之隊的失敗歷程。
夢六完全陣容蒂姆-鄧肯(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阿倫-艾弗森(費城76人隊)、卡洛斯-布澤爾和勒布朗-詹姆斯(克利夫蘭騎士隊)、卡梅隆-安東尼(丹佛掘金隊)、阿瑪爾-斯塔達邁爾和肖恩-馬裏昂(菲尼克斯太陽隊)、拉馬爾-奧多姆和多尼亞-韋德(邁阿密熱火隊)、理查德-傑弗遜(新澤西網隊)、斯蒂芬-馬布裏(紐約尼克斯隊)及埃米卡-奧卡弗(夏洛特山貓隊)
夢裏花落知多少
夢壹:1992年的巴塞羅那,喬丹、“魔術師”約翰遜、“大鳥”伯德、查爾斯?巴克利等率領第壹屆“夢之隊”沖擊奧運會賽場。8場比賽兵不血刃,每場得分都超過100分,沒有任何對手能在“夢壹”面前得分超過85分,最終8戰全勝,場均凈勝分達恐怖的43.8分。套用“夢壹”主帥查克?戴利的話來說:“我不請求暫停,用此方式來表達我對球員們的尊敬。”
夢二:1994年世錦賽,凱文?約翰遜、奧尼爾、莫寧、雷傑?米勒等接過前輩的鋼槍,照樣用8戰全勝的戰績捧起世錦賽獎杯。“夢二”實力已經比“夢壹”遜色,可美國籃球的精髓不減,場均超過對手14個百分點的投籃命中率也許最能說明問題。
夢三:1996年亞特蘭大,“夢三”在家鄉父老面前繼續鋒芒畢露,8戰全勝的結局不算意外,佩頓、哈達威、奧尼爾等組成的“無敵航母”才是美國球迷願意看到的東西。“夢三”場均凈勝分為31.7分,只有4場比賽得分過百,惟壹讓人少許振奮的消息是防守:8場比賽對手得分全沒能超過82分。
夢四:“夢四”沒有雲集當時NBA最強大的球員,奧尼爾就沒入選“夢四”,“鐵漢”莫寧成為球隊惟壹壹位“純種”中鋒。“夢四”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力保8場全勝金身不破,可場均凈勝分跌到21.6分,半決賽僅險勝立陶宛2分,決賽也不過勝了法國隊10分。雖衛冕成功,但“籃球第壹國度”的桂冠岌岌可危。
夢五:2002年印第安納波利斯的世錦賽讓“夢五”在家鄉父老面前無地自容:6勝3負,成績僅列第六。丟掉世界冠軍的結果是美國人咎由自取,不少NBA超級球星都以種種借口拒絕效力,“夢五”讓夢想徹底破滅,美國籃球走下神壇。
夢六:“夢五”的恥辱讓NBA球員們動怒,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前,不少球員找借口退出國家隊,理由是擔心遭遇恐怖分子襲擊。結果,“夢六”組委會讓“石佛”鄧肯和“答案”艾弗森領軍,率領壹批陣容配置存在明顯缺陷的年輕新人去了雅典。8場比賽5勝3負,艾弗森為首的外圍球員集體找不到籃筐成為“夢之隊”歷史上最觸目驚心的壹幕,兵敗雅典也促使美國人開始反思如何構建球隊而不是組織全明星夏令營。
夢七隊大名單
韋德(熱隊)、勒布朗?詹姆斯(騎士)、卡梅隆?安東尼(掘金)、阿裏納斯(奇才)、巴蒂爾(火箭)、克裏斯?波什(猛龍)、布魯斯?鮑文(馬刺)、艾爾頓?布蘭德(快船)、德懷特?霍華德(魔術)、安托萬?賈米森(奇才)、喬?約翰遜(鷹隊)、布拉德?米勒(國王)、克裏斯?保羅(黃蜂)、柯克.辛裏奇(公牛)。
夢八隊大名單
科比·布萊恩特、勒布朗·詹姆斯、卡梅羅·安東尼、德維恩·韋德、德懷特·霍華德、克裏斯·保羅、傑森·基德、泰夏安·普林斯、邁克爾·裏德、德隆·威廉姆斯、卡洛斯·布澤爾和克裏斯·波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