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的某壹天,斯坦福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來了壹個醜陋的新成員。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給人的第壹印象是彬彬有禮。他的老成持重,更體現了壹種天生的指揮能力。他就是鮑勃·諾伊斯,英特爾公司未來的創始人。他年輕時鋒芒畢露。
諾伊斯小時候喜歡拆卸他父親T型福特汽車的發動機。當他在1948發現晶體管的存在時,他被它震驚和迷住了,於是他加入了肖克利領導的團隊。但在1957年,由於壹個技術上的差異,他離開了肖克利,成為第八個叛徒。
諾伊斯在離開肖克利後加入飛兆公司,他與人打交道的熱情和天才思維很快被公司裏的人接受。1959年7月,由於他發明的集成電路的正式誕生,這項發明將對現代科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然而奇怪的是,這個時候的集成電路並沒有引起什麽轟動,因為1963年以平均25美元的價格生產的50萬個集成電路就像珍寶壹樣供人欣賞,而同期以不到1美元生產的3億個晶體管,人們只把它當作壹件異想天開的藝術品。
然而,諾伊斯看到了集成電路的光明前景,他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計算機進入新時代的時期是從1968到1969。1968鮑勃·諾伊斯離開仙童公司,創辦英特爾。次年,英特爾在諾伊斯的指導下推出了英特爾4004芯片,對計算機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英特爾職業生涯的開始。從此,英特爾成為了專門的微處理器研發生產基地,成就越來越大。它的營業額從1968的零到1981的9.6億美元,到現在的300多億美元。
創業故事
大學是美好的人生,多才多藝的諾伊斯如魚得水,占據了風頭。他同時學習物理和數學,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好的結果。他說他聽到晶體管發明的消息就像被原子彈擊中了壹樣。證明了除了傳統電子管還有其他東西可以放大。他是最早用晶體管做實驗的人之壹。
他還在學院裏養成了發明家的工作習慣。諾伊斯後來說,發明家的壹個主要品質是懶惰,因為發明家真的不喜歡用困難的方法解決問題。諾伊斯在物理考試中竭盡全力寫出正確答案,但他寄回的卷子總是被打紅分。教授解釋說,他用復雜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三言兩語為諾伊斯列出了幾種簡單的解決方法。這讓他很震驚,從此他壹直在尋找簡單的方法。
因為調皮搗蛋,諾伊斯在壹次聚會上犯了大錯,沒能逃脫學校的懲罰。經過壹些交易,處罰不重:停職壹學期,分配到紐約公平人壽保險公司做統計工作。
諾伊斯被臭名昭著的偷豬事件羞辱了,但他也了解了紐約的花花世界。1949年初,他回到格林內爾,他煥然壹新。他學習非常努力,並於秋季獲得了格林內爾學院的文學學士學位。諾伊斯,22歲,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為博士生。博士論文是“絕緣子表面光電現象的研究”。在壹次演唱會上,諾伊斯和化妝師伊麗莎白壹見鐘情,1953壹畢業就結婚了。
毫無疑問,他想用自己的知識做壹些實際的開發,而不是從事純科學研究。這時諾伊斯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工業。只有在生產領域才能進行任何固態研究。電子公司正在積極招聘物理學畢業生,諾伊斯已經收到了許多公司的邀請,包括貝爾實驗室、IBM、RCA和Fercot。諾伊斯沒有選擇大公司,而是去了費科特壹家較小的公司。他對物質追求漠不關心。“我唯壹的夢想就是同時買兩雙鞋,因為我是穿著哥哥們的舊鞋長大的。”費城的Fercot公司剛剛增加了壹個半導體部門,他想象自己的未來在那裏是最好的。他開始為其晶體管部門工作。這壹等就是三年。三年後,他確信費科特對他的研究不感興趣。
10月是壹個轉折點。在華盛頓的技術報告會上,肖克利被他的報告深深打動。“1個月後,肖克利打電話來,說打算在西海岸開公司,想和我商量入職的事。”諾伊斯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半導體行業的巨人居然親自打電話給他。
諾伊斯的哥哥恰好在伯克利教書,他經常說起那裏充足的陽光和可愛的氣候。再加上晶體管之父肖克利的威望,諾伊斯毫不猶豫地在肖克利的實驗室附近買了房子。當然,他得到了這份工作。
半導體行業的“黃埔軍校”成立。
諾伊斯笑容燦爛,握手有力,熟悉半導體技術,最適合公開露面的職位。諾伊斯最有力的預測是,晶體管有能力改變所有顧客的購買習慣。但由於肖克利的家長式作風,又經過兩年的努力,諾伊斯和其他七人壹起辭職,也就是“賣國八人”。諾伊斯是八個人中唯壹壹個似乎有些領導才能的人。因此,在新成立的飛兆公司,他率先擔任總經理。
諾伊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機會參與壹家新成立的公司,而且可能會賺很多錢。他非常喜歡這個主意。母公司保留在未來8年內隨時以300萬美元收購新公司的權利。飛兆半導體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壹個兩層倉庫裏開始了他們的業務,距離肖克利的公司只有12個街區。戈登·摩爾,讓·霍尼和其他五名肖克利的反叛者在諾伊斯開始了他們的職業生涯。當時,肖克利和飛兆是矽谷僅有的兩家半導體公司。
據投資人謝爾曼·費爾柴爾德(Sherman fairchild)稱,他之所以同意為從肖克利半導體公司拆分出來的工程師在自己的公司設立新的分公司,主要是受諾伊斯的影響。他信任這個32歲的小夥子,深信他所描述的晶體管發展前景壹定會實現。所以,在62歲的時候,他願意冒險,花了很多錢,對這些沒有什麽商業經驗的年輕人寄予厚望。
這是半導體行業的“西部邊疆時期”。獲得該領域專業人士的唯壹方法是從其他公司挖人。飛兆公司當然是這場人才大戰的始作俑者。
那是晶體管和半導體行業混戰的時期,為飛兆的出道準備了大舞臺。憑借技術創新,該公司很快成為半導體時代的第二大帝國。然後解決了困擾其他公司的矽晶體管問題,贏得了整個電子行業的尊重。
集成電路的發明者
諾伊斯壹坐上“總經理”的位置,就發現自己和肖克利的地位壹樣。但他和肖克利做了相反的選擇,高貴、正直、公正,信任和尊重下屬。諾伊斯無疑是壹個領袖,壹個天生能領導別人的人,但他不是壹個偉大的管理者。他太誠實了,即使在公司危機中也不會解雇或降職。他掌管飛兆將近65,438+00年,最後公司因為他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而陷入危機。
肖克利的事業迅速下滑,而諾伊斯的公司卻壹直在進步。它的業務受到太空競爭的刺激。這是1957,是蘇聯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的壹年。急於使設備小型化的制造商已經從電子管設備轉向晶體管。像其他領域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壹樣,諾伊斯需要解決很多問題:電路中的導線越多,電子脈沖就會走得越遠;因為沒有太多方法可以讓脈沖傳得更快(不可能比光速更快),所以制造快速計算機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縮小電路板來減少脈沖傳播的距離。
1958年,Jean Horney找到了壹個解決方案:在N-P-N晶片的上面放壹層矽晶,用矽粘起來,防止汙染物的影響。他們稱這壹過程為“平面技術”,因為氧化物平面可以保留在矽的頂部。諾伊斯立即請律師寫下專利申請。
在1959的前幾周,諾伊斯的想法逐漸成型為所謂的“單芯片想法”。如果不需要任何移動部件的晶體管可以通過幾根細線粘在壹小塊塗層矽上,那麽它就可以在同壹塊矽上形成壹個完整的電子系統——它可能包含許多晶體管、電阻器和其他電子電路元件。這樣,晶體管生產出來後就不再需要手工連接了。
10月23日,諾伊斯寫下了關於這個項目的第壹份筆記。“這將是理想的,”他在實驗筆記中寫道。“將多個組件放在單個矽片上,將實現組件在工藝流程上的內部連接,這樣體積和重量都會減小,價格也會降低。”在研究了霍尼韋爾的平面技術後,諾伊斯意識到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N-P-N晶體管不同區域的精確連接。這個想法不需要任何電線。他可以用細導線把它們鋪在氧化物上。晶體管的所有內部連接可以在壹個生產過程中完成。
在飛兆半導體,諾伊斯最大的成就是集成電路的發明。當基爾比在德州儀器公司開發鍺晶片上的集成電路時,諾伊斯和摩爾已經直接把目光盯在了矽片上,因為矽的商業前景遠遠超出了鍺。諾伊斯後來說,基爾比的方法“更像是壹種蠻力方法,它只是把壹塊半導體做成某種形狀,讓它產生壹些電阻區域,然後用導線把這些區域連接起來,這仍然需要大量的手工勞動”。
幾頁提案創造了英特爾。
諾伊斯在創建飛兆時是研發部主任。1959成為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他提倡簡單高效。他沒有豪華的個人辦公室,沒有司機,也沒有專門的停車位。公司已經精簡了,所以如果有人需要進行大宗采購,他不必事先獲得批準。
1968年8月,諾伊斯與負責研發的戈登·摩爾、工藝開發專家安迪·格羅夫壹同辭職。他們是飛兆最初的創始人中最後離開的。在諾伊斯看來,飛兆過於註重開發與半導體領域無關的新產品。諾伊斯的離開自然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因為他已經如此深刻地融入了飛兆。此時,他個人已經擁有12集成電路和晶體管及專利。
三個人首先去拜訪風險投資之王亞瑟·羅克。憑借幾頁最粗糙的商業計劃書,羅克同意在短時間內對它們進行投資。後來,諾伊斯開玩笑說,他總是只需要五分鐘就能籌集到足夠的風險投資——250萬美元。因為商業計劃書中最重要的詞是“鮑勃·諾伊斯”,而羅克也是摩爾定律的忠實信徒。
當天下午,羅克打電話給15人,得到了15人的確切回答。新公司的創始股東是諾伊斯的母校,愛荷華州格林內爾學校。時至今日,偷豬事件早已煙消雲散。諾伊斯壹直是學院的董事會主席,在學校投資了30萬美元。諾伊斯和摩爾各出資25萬美元,羅克本人出資30萬美元,並擔任公司首任董事長。
英特爾成立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梨園環繞的混凝土建築中。諾伊斯不想制造半導體與飛兆競爭,所以他決定涉足計算機行業幾乎未開發的部分,專註於內存市場。8月初,1968,新公司在《帕洛阿爾托時報》頭版報道。1969年春天,第壹批產品推出:雙極處理64位內存芯片。在快速進入市場後,它取得了良好的開端。30年後的今天,電腦上常見的128M字節內存是當初的200萬倍。
第壹批產品出貨後,公司18員工齊聚公司咖啡廳,手持香檳祝賀。派對上有三名腳上打著石膏的受傷士兵,其中諾伊斯在滑雪時摔斷了腿,另壹名員工在跳傘時摔斷了腳踝。這些傷可以反映出當時公司的蓬勃生機。
從1971到1973,公司股票價值翻了三倍。此時諾伊斯的資產達到了6.5438億美元+0.85億。1978英特爾的銷售額達到6600萬美元。在1982的壹則廣告中,英特爾聲稱自己壟斷了過去十年重大微電子技術22項技術突破中的16項。
到1983年,英特爾的銷售額首次達到10億美元,到1985年增加到13億美元。沒人能搞清楚諾伊斯的個人財富。
寫在最後
鮑勃·諾伊斯無疑是成功的。他壹手創辦的英特爾公司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同時也是國際領先的個人計算機網絡產品和通信產品制造商,產品覆蓋IT行業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他的遠見和果斷使英特爾成為最有聲望和勇氣的公司。他的微處理器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今天,當我們談論英特爾的奔騰和奔騰二代時,諾伊斯的名字不應該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