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漢十九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尚勇、漢北;第二年,攻楚,取邪靈、鄧、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杜瑩又被田雷攻陷,楚襄王只好帶著統治貴族“魚寶陳成(河南淮陽縣)”倉皇出逃。在極度沮喪和徹底絕望的狀態下,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
擴展數據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國詩歌之祖”。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從集體唱和到個人原創的新時代。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田文》。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壹,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影響深遠。
為了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屈原積極輔佐變法圖強,堅持聯齊抗秦,使楚國壹度富強。
屈原作品中體現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時間飛逝,美女的緊迫感和冰冷的死亡意識。面對自然界四季的變化,它能喚起人們的時間感和生命感,中國古代文人對美的消逝感的表達世世代代不絕於耳。
百度百科-屈原
人民網-汨羅江畔憶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