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其中有包含性別歧視的言論,所以引發了民眾抵制。
根據《紐約客》1月13日的報道,韓國發布在網站上的針對孕婦指導方針遭到了人們強烈的反對,他們稱這些指導方針象征著根深蒂固的男權觀念,不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這個所謂的指南中的內容包括:孕婦在生孩子之前,檢查壹下妳的家人是否有足夠的衛生紙;請為妳的丈夫準備現成的飯菜,因為老公肯定不擅長烹飪;把頭發紮起來,這樣看起來不會蓬頭垢面,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等等。
這個所謂的懷孕指南早在2019年時就發布在了壹個網站上,隨即就招來了很多不滿。但是,直到最近,這個所謂的指南才引起了公眾的註意,引發了大眾強烈的抗議。
壹、所謂的孕婦指南是對女性嚴重的歧視,明顯的男權思想。
這份所謂的孕婦指南裏有很多明顯對女性歧視的內容,有物化女性的嫌疑。就像評論中壹些女性所說的那樣,與其嫁壹個連餿掉的垃圾都不懂得扔的男人,還不如直接離婚比較靠譜。現在是文明社會,男女平權,夫妻雙方都對婚姻和家庭有責任。不能壹股腦將所有家庭事務都推給當妻子的人,而當丈夫的就可以完全做壹個甩手掌櫃,與其這樣,還不如沒有呢。
二、已有超過2.1萬人簽名請願書,呼籲官員公開道歉,並要求對發布這壹指南的人進行處分。
這件事發酵起來之後,韓國民眾出離憤怒,大家紛紛要求當局道歉,並且對發布這個指南的人進行紀錄處分。而就目前來看,這壹指南中最具攻擊性的部分內容已經被刪除,但是在網絡上,還是可以找到原文的截圖。而發布的企業表示,將會重新審核在線的內容,並改善對所有市政員工的性別非歧視化的培訓。
根據首爾市政府公***衛生部門寫給《紐約時報》的壹封電子郵件中顯示,他們覺得沒有對當時批準的內容進行徹底、密切的審查和監控是有責任的。
其實關於性別歧視這個事情經常會爆出來,總有那麽壹些行業出現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問題。但是,像這種明目張膽在網絡上發表聲明之類的,還是非常少見的。也難怪韓國的民眾生氣,韓國新生人口出生率已經接近為零了,還繼續這樣歧視女性,那以後更沒人願意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