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腦開機時,它將啟動代碼執行過程,並配置處理器、內存和硬件外設,為操作系統的執行做準備。無論哪種矽架構(x86,ARM等。)是基於,這個過程在所有平臺都壹樣。
之後會啟動系統,在切換到操作系統加載器之前,固件會檢查硬件外設(如網卡、存儲設備或顯卡)中固件代碼的簽名。這個設備代碼稱為“可選ROM”,配置過程通過確保設備準備好切換到操作系統來繼續。
在啟動過程的這壹部分中,固件將檢查嵌入在固件模塊中的簽名(很像應用程序),如果該簽名與固件中的簽名數據庫相匹配,則該模塊將被允許執行。這些簽名存儲在固件的數據庫中。這些數據庫包含允許和禁止列表,以確定啟動過程是否可以繼續。
擴展數據
兼容性不同於BIOS。UEFI系統的驅動不是由直接運行在CPU上的代碼組成,而是用EFI字節碼編寫的。Java是以“字節碼”的形式存在的,正是這種壹步到位的中間機制,使得Java可以在各種平臺上運行。
UEFI也從類似的方法中吸取了教訓。EFI字節碼是UEFI驅動的壹組虛擬機指令,必須在UEFI驅動運行環境中進行解釋和運行,從而保證完全向下兼容。
壹個帶有UEFI驅動的擴展設備,既可以安裝在基於Android的系統中,也可以安裝在支持UEFI的新PC系統中,其UEFI驅動不需要重寫,因此不需要考慮系統升級後的兼容性問題。基於解釋引擎的執行機制也大大降低了UEFI驅動編寫的復雜門檻,所有PC組件提供商均可參與。
鼠標操作UEFI內置了圖形驅動函數,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彩色圖形環境。用戶進入後可以點擊調整自己的配置,壹切就像在Windows系統下操作應用軟件壹樣簡單。
可擴展性,UEFI會采用模塊化設計,邏輯上分為硬件控制和OS(操作系統)軟件管理兩部分。硬件控制歸所有UEFI版本所有,OS軟件管理實際上是壹個可編程的開放接口。有了這個接口,主板廠商可以實現各種豐富的功能。
通過UEFI可以實現各種備份和診斷功能,主板或者固件廠商可以把它們作為自己產品的壹大賣點。UEFI還提供了強大的聯網功能,其他用戶無需進入操作系統就能可靠地遠程診斷妳的主機。
參考資料:
UEFI官方網絡-UEFI 2.3.1C規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U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