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950年代,樂蒂是自己學習普通話,而成為當時50年代罕見的自己配音的演員。她在每壹部電影的聲音因為演繹角色的不同情緒、性格與身份,而改變聲調。
2.當年樂蒂為了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而向當時電影界最著名的書法家、才子演員兼電影工作者,王植波先生,學習書法。她的簽名就是王植波派系的字體。因為她有學習書法,所以她在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寫書法中,所呈現出大家閨秀書香氣質壹幕,為中國電影之經典照。
3.樂蒂自己在藝術造詣非常高,她是當年時尚潮流的先鋒。她自己設計發型、服裝與佩戴的物件等,帶動了當時的潮流,對中國內陸以外的華裔民族的時尚影響非常的大。研究樂蒂當年的時尚的裝扮就是等於研究50與60年代的潮流。
4.樂蒂在自己拍攝的時代電影中,自己設計自己角色的服裝, 不需要服裝設計師或形象設計師代勞,至今在演藝界仍然是非常特殊的。
5.樂蒂在拍攝的專輯照片時,自己親自挑選服裝、佩戴物件、背景和擺設品,不用專業人士代勞。她完美的留影形象顯示出她本身的藝術造詣高,才有如此的能力。
6.樂蒂在演古裝片時巧妙的運用了小時所學習的京劇步伐的手段,綜合自然演繹將京劇的功夫更加美感與自然。她沒有像壹般學習過戲劇演員的過度表現強硬的演繹法,而變得不自然。
7.樂蒂在武打技術上也親力親為,創出當年與當時壹般武打女明星有異的作風。例如:《決鬥惡虎嶺》中樂蒂的揮劍、收劍與下馬技術。《太極門》中,樂蒂是當代電影中罕見有女性演員可以全盤架馬步與男武打演員對打戲的。
8.樂蒂對自己所演繹的角色都有深入的探討與體會,所以每壹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眼神、表情、身段與步伐表現,將演繹的角色的情感自然的表現出來了。她已經達到演藝界的最高無我演繹境界,所以在留下了林黛玉、祝英臺、嫦娥、小倩、十三妹等無人能取代的形象。
9.她在每次拍攝歌唱前先學習熟悉所有的歌詞與唱法。她是能與幕後代唱者的唱法的天衣無縫的配合演繹的人,連她們隱蔽的呼吸法都能對上了。是演藝界少見的。
10.樂蒂是首位電影女明星創立電影公司與成為電影制片人的人,為電影界做出了壹定的貢獻。她勇於挑戰時代權威,鼓勵後來的電影女性演員能力開拓自己的空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