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聯邦快遞的歷史淵源

聯邦快遞的歷史淵源

聯邦快遞由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弗雷德裏克·w·史密斯於1971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成立,但由於小石城的機場官員拒絕為該公司提供設施,聯邦快遞於1973搬到了田納西州的孟菲斯。

聯邦快遞搬到田納西州後,為25個城市提供服務,但初期困難重重,虧損嚴重。但幾年後,生意開始好轉,1975年7月,公司首次盈利。1978年,聯邦快遞正式上市。

目前,聯邦快遞每天為265,438+00個城市的300萬客戶提供服務。主要競爭對手包括DHL、UPS和USPS,以96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孵化了聯邦快遞,這也創下了美國歷史上單筆投資的紀錄。

2013年4月,聯邦快遞計劃開始減少來往亞洲的運輸能力。

如果聯邦快遞失敗了,人們將不會看到今天風險投資市場的空前繁榮。盡管風險資本市場仍將存在,但已不那麽活躍了。

2013年4月27日,聯邦快遞近日在德國柏林格羅斯比倫區新建了第二個包裹處理站,以進壹步加強該公司在這壹地區的市場地位。新的處理站雇用20人,負責包裹收集和遞送、路線規劃和相關行政工作。

創建壹座紀念碑

弗雷德·史密斯冒了很大的風險,把自己850萬美元的資產全部投入到聯邦快遞,但這還不夠。為了籌集巨額資金,他極力遊說華爾街的大銀行家和大投資者,籌集了9644萬美元,創下了美國商界單筆投資的紀錄。

20世紀60年代後,美國經濟越來越依賴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原材料通過鐵路、公路甚至運河從原材料基地運到大型工廠,再由工人制成巨大工業品的時代正在悄然消失。許多制造低質高價產品的公司不再依靠靠近原材料產地,技術人員、科學家和管理人員成為經濟結構中最稀缺的商品。因此,許多公司把企業設在能吸引科學家、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地方,如文化享受、高等教育、娛樂和環境氛圍適合他們興趣的地方。工廠的制造設備可以設在舊金山、波士頓和紐約的郊區,也可以設在巴哈馬群島。

這種新的產業布局造成了人員和產品的分散,但也帶來了壹個新的問題,即如何快速、安全、可靠地傳遞各種信息和貨物,尤其是壹些時效性強的高科技產品。雖然許多信息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傳輸,但圖紙、文件、磁帶、磁盤和小型電子元件等貨物無法通過電信服務發送到目的地。對於那些從事技術或依賴信息的公司來說,傳統的郵政投遞和貨運公司在可靠性和及時性方面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在美國的運輸市場上,迫切需要壹家能夠保證貨物快速可靠送達的公司。這是時代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然而,正是這位被譽為“隔夜快遞業之父”的美國著名企業家弗雷德·史密斯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壹機遇,勇敢地接受挑戰,牢牢把握住了歷史機遇。就像亨利·福特看到很多人渴望住在郊區,及時推出低價汽車壹樣,弗雷德·史密斯開創了美國歷史上“隔夜送達”的新興服務業。

1962年,弗雷德·史密斯被耶魯大學錄取。在大學裏,他以壹個優秀企業家的潛在素質和獨特直覺,預言美國工業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將由計算機、微處理器和電子設備維持,而這些設備的維護將依賴於數量少價格高的零部件的及時供應,相關的信件、包裹和庫存清單也需要盡快獲得。他認為有必要成立壹家隔夜送達服務公司。弗雷德·史密斯把他的想法寫進了壹篇論文。然而,他的教授認為,雖然論文中的許多觀點有壹些可取之處,但不可行。首先,聯邦政府對航線的控制會阻礙這項服務;此外,已使用客運航線運輸包裹的老牌航空公司的競爭也將使這種服務不成功;而且提供這項服務所需的巨額資金是任何壹家新成立的公司都無法承受的。然而,弗雷德·史密斯成立隔夜快遞公司的初衷從未動搖。

從65438到0966,弗雷德·史密斯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應征入伍,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壹員,並在越南戰場服役。在服役兩年後,弗雷德·史密斯離開了軍隊。他獲得了壹枚銀星獎章、壹枚銅星獎章和兩枚紫心勛章。越南戰場的經歷使弗雷德·史密斯在溫度高達120華氏度的濕熱越南叢林中面臨前所未有的死亡和危險。越戰經歷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精神,以應對企業管理可能出現的失敗;越南戰爭的經歷教會了他如何管理和激勵員工。經歷過越戰磨煉的弗雷德·史密斯曾說,“我對破壞和炸毀東西是如此厭惡,以至於回來後特別想做壹些有建設性的事情。”美國風險投資家大衛·西爾弗(David Silver)在《富人》中指出:“越南的經歷使史密斯憑直覺認識到危險,甚至可能使他鋌而走險。”

1969年,史密斯從越南回到美國後,首先收購了壹家名為阿肯色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公司,將其變成了壹個買賣二手飛機的交易中心,兩年內獲利25萬美元。但是史密斯並不滿足於這壹成功。大學的時候,他提出了連夜送小包裹的想法,壹直記在心裏。他首先委托壹家咨詢公司對運輸市場的情況和前景進行研究和調查。根據咨詢公司提供的美國郵政現狀,史密斯進壹步證明了這壹領域的巨大潛力。

弗雷德·史密斯獨特的直覺預見到隔夜送達服務將非常重要。

根據咨詢公司的調查結果,弗雷德·史密斯立即著手建立壹家真正能適應高科技時代發展趨勢的“隔夜快遞”公司。6月28日,1971,聯邦快遞公司正式成立。其總部設在小石城舊址,公司辦公室掛著“歡迎顧客”的標語。

公司正式成立後,弗雷德·史密斯努力爭取第壹個大客戶,並尋求與美國美聯儲系統公司簽訂服務合同。為了這第壹筆生意,他拼盡全力,花了無數個晚上通宵學習。我不知道他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來回跑了多少次,拿出幾百個小時跟那些“官方人士”解釋、溝通、協調。

在弗雷德·史密斯看來,他提供的隔夜送達可以為對方節省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好處顯而易見。對方完全沒有理由拒絕這項服務。他堅信這個生意可以做,連公司名字都叫“聯邦快遞公司”。在與美聯儲系統公司談判時,弗雷德·史密斯自信地從泛美航空公司購買了兩架帶渦輪風扇發動機的Da salter Eagle飛機。他相信聖賢柏拉圖的話:“財富如果用得好,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的好處。”弗雷德·史密斯個人出資35萬美元,由家族信托基金擔保360萬美元的銀行貸款,並將購買的客機改裝成貨機,以適合運送包裹。

然而,弗雷德·史密斯做夢也沒想到,幾個星期後,他得到了美聯儲拒絕接受隔夜快遞服務的消息。負責監管美聯儲系統的美聯儲委員會正式通知聯邦快遞,拒絕聯邦快遞為美聯儲系統提供隔夜快遞服務的申請。原因是美聯儲體系下壹些地區的銀行不同意弗雷德·史密斯的建議。長期以來,在美聯儲銀行體系內,各個地區的銀行都是各自為政,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才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雖然可以讓系統通過飛機快遞銀行票據隔夜省時省錢,但是卻堵住了太多人的財源。很多人依靠原有的工作流程生存。如果采用新的方式來交付票據,這些人的既得利益怎麽辦?

用飛機為美聯儲系統快遞賬單的計劃徹底失敗了。兩架專門購買的飛機閑置在機庫裏,剛剛成立的聯邦快遞公司和年僅26歲的弗雷德·史密斯面臨首戰失利的沈重打擊。然而,弗雷德·史密斯無疑被視為當代最偉大的企業家之壹,正是因為他在面對任何艱難險惡的環境時都表現出了不屈不撓的鬥誌、卓越的領導力和非凡的智慧,正如聯邦快遞的壹名員工所說:“在聯邦快遞成立後的前三四年裏,它可能會破產五六次,但弗雷德·史密斯不會放棄。他真是壹個不屈不撓的人。帶著對未來的無限信心和滿滿的勇氣,他創造了奇跡。”

聯邦快遞集團(FDX)周三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營收增長4%,至11億美元,但凈利潤下降31%,實現利潤361億美元。調整後的利潤低於市場預期。聯邦快遞公布的壹項數據顯示,如果中國在基礎設施和港口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到世界最好水平的壹半,將促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為世界GDP貢獻2.6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GDP的4.7%;將為世界貿易新增1.6萬億美元,相當於對世界貿易的貢獻率為14.5%,遠高於零關稅在世界範圍內所能達到的水平。

征服

弗雷德·史密斯對快遞服務市場精辟獨到的分析,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非凡的領導力,他難得的勇氣,尤其是他將所有財產投入聯邦快遞的勇氣和冒險精神,征服了無數精明狡猾的風險投資家,征服了他們口袋裏的9600萬美元。

弗雷德·史密斯沒有被壓倒性的反對所嚇倒。他繼續以壹個敢於創新和承擔風險的傑出企業家的勇氣和方式實現他的目標。就像他自己說的,他必須創新,哪怕只是為了生存。從1972到1973年初,弗雷德·史密斯投資75000美元組建了由專家、飛行員、技術人員和廣告代理商組成的高級顧問團,再次進行了深入的市場調研。通過對市場潛力更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他們清楚地發現,隨著新興技術的興起,美國的傳統工業城鎮正在日益衰落,而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正在迅速崛起,成為新興的工商業中心。過去,將貨物從壹個工業區運送到另壹個工業區的舊傳統正在改變。托運是壹個小包裹,但是比以前更有時效性。人們檢查小到開關、橡膠管或設計藍圖的東西。弗雷德·史密斯根據重新調查的市場情況重新制定了他的商業計劃,但這個計劃證明了他的大學老師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提供這項服務所需的巨額資金是任何壹家新公司都難以承受的。”新的商業計劃比原來的計劃復雜得多,需要的資金量也非常大。首先,要有壹定數量的交通工具——飛機和汽車,要在全國建立服務網絡和多條航線。此時,弗雷德·史密斯表現出了壹個企業家少有的勇氣,毅然決定將自己850萬美元的全部身家投入聯邦快遞。然後,他盡力遊說華爾街的大銀行家和投資者。弗雷德·史密斯對快遞公司市場精辟獨到的分析,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非凡的領導能力,尤其是他將全部財富投入聯邦快遞的勇氣和冒險精神,給這些私人投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萬倉保險公司、花旗風險投資公司在內的幾家大公司相繼投資了聯邦快遞。很快,他籌集了9600萬美元,創下了美國商業單筆投資的紀錄。

正是史密斯非凡的創業壯舉打動了風險投資家。9600萬美元風險資本的註入使史密斯朝著他的目標前進成為可能。

大多數企業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創辦壹家新公司,但必須尋求外國資金,往往是先從親戚朋友那裏,然後從工商聯、銀行和其他機構獲得貸款。大多數高科技企業家,因為風險高,沒有抵押物,除非新公司的業績或訂單顯示出成功的跡象,否則不會得到傳統貸款機構的資助。所以,創業者要找的下壹個對象,大多是風險投資人。

企業家通常通過朋友或協會向壹家或多家風險投資公司提出商業計劃。如果壹個商業計劃看起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風險投資公司將采訪創業團隊,並通過非正式的信息網絡詢問有關創業者和創新的信息。

堅持

聯邦快遞公司是20世紀下半葉偉大的創業傳奇之壹,是風險投資案例的奇跡。

獲得風險投資後,弗雷德·史密斯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再次購買33 D 'salter Eagle飛機,因為這種飛機體積小,不需要向民航委員會申請執照。咨詢公司還為他提供了大量熟悉航空運輸業務的管理人員。壹切準備就緒,1973年4月,聯邦快遞正式開始營業。

聯邦快遞最初向25個城市提供服務,但令人失望的是,第壹天晚上只投遞了186個包裹。在運營的前26個月,聯邦快遞虧損2930萬美元,其債務人虧損4900萬美元。聯邦快遞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其早期的支持者紛紛退出,拒絕繼續投資。這是聯邦快遞最困難的時候,正如弗雷德·史密斯自己所說:“世界上沒有人能知道我那壹年(1973)經歷了什麽。那壹年給我的痛苦是如此之深,我承受的壓力是如此之大,發生的事情是如此之多,我所做的旅行是如此之忙,在孟菲斯與投資銀行家、通用動力和數百名不同的人的會面是如此之頻繁。在企業創業最困難的時期,斯密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對未來無限的信心和充分的勇氣以及超凡領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聯邦公司的員工,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利益和未來交給公司,與弗雷德·史密斯壹起度過難關。

1973年7月,弗雷德·史密斯前往芝加哥籌集資金,試圖從通用動力公司獲得急需的追加投資,但遭到拒絕。弗雷德·史密斯不得不失望地回到孟菲斯。就在他沮喪地等待從芝加哥飛往孟菲斯的飛機時,他沖動地登上了飛往拉斯維加斯的飛機。他想去那裏碰碰運氣。身上帶著幾百塊錢的弗雷德·史密斯在賭桌上玩了壹局21的紙牌遊戲,贏了27000美元。這是他個人戲劇性的風險投資之壹。他投資了幾百美元,贏回了27000美元。由此可見,企業家的資金還是那麽匱乏,他用賭博贏來的錢給工人發工資。為了還清公司的債務,他賣掉了自己的私人飛機,甚至偽造了律師的簽名,從原本屬於他兩個姐姐的家族信托基金中取錢。他的兩個姐姐知道後勃然大怒。1975,1年6月,被起訴,送上法庭。這是他第二次戲劇性的風險投資,這是致力於他自己的審判和監禁的危險。在庭審中,他承認了偽造律師簽名以獲得銀行貸款的事實,並為自己進行了辯護,稱“當時我覺得我是史密斯企業,這是壹件很清楚的事情。而且我想我的兩個姐姐也是這麽想的。”1975 65438+2月,史密斯被判無罪。

為了改善經營狀況,弗雷德·史密斯竭盡全力贏得顧客和開拓市場。為了拿到美國總局的合同,聯邦快遞在西部開通了6條航線。在與其他企業的競爭中,他將價格壓得如此之低,以至於人們懷疑是否有利潤。另壹方面,弗雷德·史密斯關註的是長期利益。他認為這項業務雖然不是很賺錢,但可以作為公司的門面,公司可以利用這項業務向外界表達:“妳看,連郵政總局的合同都可以拿到,聯邦快遞的服務也沒什麽好擔心的。這不僅能讓投資者放心,還能贏得更多用戶。”

“天道酬勤”也可能是真的。處境艱難的聯邦快遞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好運氣。首先,政府取消了對航空運輸業的限制,這大大增加了貨運業的運輸量。由於商業運輸需求的突然激增,國內各大貨運代理公司被大城市的業務淹沒,沒有力量滿足小城市的要求,這為聯邦快遞提供了壹個主要的市場空白,使其業務量迅速增加。另壹個好運氣是,1974年,由於聯合包裹運輸公司員工長期罷工,鐵路快運公司最終破產。這兩件事給聯邦快遞提供了壹個發展業務,改善局面的好機會。

從65438到0975,公司經營狀況開始好轉。7月是聯邦快遞第壹個盈利的月份,公司盈利5.5萬美元。當年營業收入達到7500萬美元。此時,聯邦快遞擁有36,5438+0,000名常客。聯邦快遞運送零件、血漿、移植器官、藥品和其他需要快速送達全國各地客戶的物品。聯邦快遞在130個城市和75個機場提供隔夜快遞服務。聯邦快遞的紫色飛機每天晚上帶著數不清的包裹穿梭在全國各地。1976,聯邦快遞獲得350萬美元凈利潤;1977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美元,凈利潤820萬美元。聯邦快遞終於走出了困境,創造了奇跡。1977年,弗雷德·史密斯被紐約某雜誌評選為中國十大傑出企業家,並稱贊“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他創新的營銷體系和成功的公眾形象宣傳,使他壹下子成為營業額65438+1億美元,凈利潤820萬美元的大企業家。”1978年8月,騎士日報發表的文章,盡管困難重重,卻依然屹立不倒。憑借不屈不撓的意誌和戰鬥力,他抵制了任何阻礙進步的越軌行為。他的出色表現不僅是企業家的榜樣,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效仿的。文章指出:“投資史密斯的風險投資家看重的是他不屈不撓的精神。”

公司股票上市,聯邦快遞壹躍成為全球航空貨運公司之首。擁有股份的風險投資人已經開始計算自己的利潤,利潤是不斷變化的,因為股票是不斷增值的。

掀起壹場革命

弗雷德·史密斯開創的隔夜快遞服務在全世界掀起了壹場企業革命,改變了人們做生意的方式。從此企業可以遠離市中心。

到了80年代末,聯邦快遞依然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依然是美國隔夜快遞行業的龍頭企業。到1988,聯邦快遞已經向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隔夜快遞服務。1989收購了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胡飛國際公司。這場收購戰可能比美國對越南的戰爭風險更大。

作為美國商界首屈壹指的冒險家,弗雷德·史密斯的冒險精神永遠不會消失。進入80年代後,他把聯邦快遞的國際化作為自己最大的願望。1989年,當他宣布收購比聯邦快遞早20年進入航空貨運領域的聯邦快遞最大競爭對手胡飛國際公司時,所有人都很驚訝。這是弗雷德·史密斯迄今為止最大的壹筆收購,在美國商界和輿論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強烈反響。《商業周刊》將弗雷德·史密斯的最新收購描述為“迄今為止最大的賭博”。壹些行業分析師也質疑,弗雷德·史密斯讓壹個充滿困難和問題的企業面臨現有企業的風險。他們懷疑弗雷德·史密斯的頭腦是否清醒。他們提出的證據是,飛虎公司是壹家傳統影響大、因循守舊的公司,而聯邦快遞公司是壹家充滿創新精神的公司。聯邦快遞公司的狂熱和不被傳統束縛的態度,與飛虎公司自己當老大,養尊處優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許多反對收購飛虎的人預測,收購飛虎將使弗雷德·史密斯陷入困境。就連弗雷德·史密斯的工業顧問伯納德·拉蘭德也對他說:“這次合並必須像兩只豪豬交配壹樣謹慎對待。聯邦快遞打的是高賭註、高風險的賭場牌。”壹般認為,鑒於聯邦公司和飛虎公司在各方面的差異,他們的合並不可行。反對合並的人說,聯邦快遞和飛虎的合並將使弗雷德·史密斯的處境比預期的更困難。然而,弗雷德·史密斯沒有被這些預測嚇倒。他堅信,此次收購將使聯邦快遞成為壹家傑出的全球航空貨運公司。他指出:“毫無疑問,這是壹個重大挑戰。我不認為這是拿公司當賭註的行動。這次收購的結果是,我們獲得了大量硬資產。”

飛虎國際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貨運公司。它是由幾名戰時飛行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建的。公司成立後,承載的業務量持續上升,利潤也在不斷增加。它是美國最強的航空貨運公司之壹。到1988,飛虎擁有波音747飛機22架,波音727飛機11架,DC-8飛機6架,員工6550人,年營業收入6543.8+04億美元。在航空貨運市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中,在強大的競爭對手此起彼伏的情況下,飛虎公司仍然保持著行業領先者的風格。公司管理上的各種問題越來越嚴重,財務支出無節制,機器設備越來越陳舊,員工也養成了養尊處優的壞習慣。在強大的工會領導下,他們不斷要求加薪。最後,1984年,飛虎公司財報首次出現赤字。這時,弗雷德·史密斯立即要求飛虎公司購買該公司的所有航線,但遭到拒絕。

在收購飛虎失敗後,弗雷德·史密斯迅速收購了新濠國際(Melco Express)公司,後者的服務網絡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購後,聯邦快遞的業務擴展到了荷蘭、英國和阿聯酋。然而,弗雷德·史密斯對這次收購並不滿意。他認為太慢了。他多次向公司董事會強調:如果聯邦快遞到2000年還沒有將足跡擴展到世界其他地方,公司的前景只會是“曇花壹現”,收購飛虎航空是快速實現聯邦快遞國際化的唯壹有效途徑。

最後,弗雷德·史密斯等待著他的機會。1988年末,飛虎國際航空公司最大股東、信實金融服務公司董事長索爾·斯坦伯格宣布收購不在他名下的飛虎公司83%的股份。聽說有人要收購飛虎公司,弗雷德·史密斯立即加入了競爭,他每股20.88美元的價格比飛虎公司的股票市價高出6美元,確保了收購的成功。

飛虎國際航空貨運公司最吸引人的是40年來苦心經營的國際航線。當時飛虎號稱擁有21個國家超過45年的航權和落地權。也正因為如此,飛虎公司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重載貨運公司。其所有運輸機壹半以上是波音747大型運輸機,其飛機可以飛越五大洲。在弗雷德·史密斯看來,飛虎公司擁有的航權和機場起降權是任何時候都買不到的。在收購飛虎之前,聯邦快遞在國外機場只有五個降落權:蒙特利爾、多倫多、布魯塞爾、倫敦和東京。收購飛虎國際航空貨運公司後,聯邦快遞可以擁有飛虎公司擁有的巴黎、法蘭克福、日本三個機場以及東亞和南美多個城市的飛行和降落權。收購飛虎公司後,聯邦快遞再也不用因為沒有落地權而把很多國家的業務交給其他航空公司,可以直接用自己的飛機在這些航線上運輸貨物,從而為聯邦快遞海外業務狀況的大幅改善提供了重要條件。

但收購飛虎公司後,聯邦快遞背負了巨額債務,海外經營狀況的改善並不如預期。聯邦快遞的國際快遞服務壹直在虧損,從65438到0989虧損了7400萬美元。此外,飛虎國際航空貨運公司旗下的重型貨運[font color=#0049d3]航空貨運[/font]公司“飛虎貨運”也讓聯邦快遞在重型貨運行業有了立足之地,正如壹位分析師所說:“聯邦快遞用大飛機把小包裹送到國外的方法無異於自殺。現在聯邦快遞可以把小包裹放在飛虎公司的大集裝箱周圍,把用於海外運輸的大型DC-10飛機調回來,用於運量大的國內航線。”

進入90年代後,聯邦快遞公司在美國國內快遞市場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在競爭中,其市場份額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每天從深夜到淩晨,聯邦快遞公司承載著世界各地的包裹運輸,幾乎達到包裹總數的3/4。提到快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聯邦快遞。

聯邦快遞在收購飛虎國際航空公司後國外業務並沒有明顯改善,連續虧損和收購飛虎公司導致的債務增加降低了公司利潤。聯邦快遞的收入從1989年的52億美元上升到1991年的76.9億美元,但利潤卻從1989年的4.2億美元下降到1991年的2.79億美元。對於聯邦快遞能否讓海外業務盈利,行業分析師意見不壹。反對者認為收購飛虎公司是壹個錯誤的決定,而弗雷德·史密斯認為隨著聯邦快遞海外業務量的不斷增加,國外業務最終會盈利。

弗雷德·史密斯坦言,收購飛虎公司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壹次冒險,讓公司債務增加了654.38+0.4億美元。然而,飛虎航空開通的40年國際航線將幫助聯邦快遞成為世界壹流企業之壹。

在美國企業史上,聯邦快遞是發展最快的公司之壹,是開拓創新精神的代表。1979年2月的《幸福》雜誌稱聯邦快遞為“20世紀70年代十大最成功的企業”之壹。《鄧商業月刊》稱,聯邦快遞是“1981年來管理最好的五家公司”之壹。聯邦快遞也被稱為“全美工作條件最好的100家公司”之壹。從65438到0990,聯邦快遞公司因其完美的服務贏得了久負盛名的馬爾科姆·波多裏奇獎。聯邦快遞公司是美國歷史上第壹家獲此殊榮的服務企業。

特德·特納的創新影響了全球電視新聞業,而弗雷德·史密斯的創新在同樣程度上改變和影響了企業的商業活動。從此企業可以遠離市中心,建在偏遠地區,甚至不用在廠區建專門的倉庫。

因為弗雷德·史密斯在壹夜之間“絕對肯定”地將包裹送到世界任何地方,廣泛的商業變化和商業機會成為可能。這些新的全球變化和商業機會改變了商界,並將最終影響全球經濟力量的平衡。具有領袖魅力的弗雷德·史密斯是這些全球變化的關鍵因素。他本人因倡導和建立隔夜快遞服務,被譽為“隔夜快遞業之父”。

在美國企業史上,聯邦快遞是由風險投資創辦的最大企業之壹,這使得它的成功成為創業奇跡。《孟菲斯商報》壹篇題為《紫光照耀大地》的文章指出:“聯邦快遞公司的故事,就是充滿理想、沖動、資本和冒險的企業成長故事。”風險投資家大衛·西爾弗說:“聯邦快遞是個奇跡。”壹位傳記作者稱聯邦快遞是“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企業家傳奇之壹。”聯邦快遞最早、最忠實的支持者李宗南對聯邦快遞的成功做出了較高的評價。他指出:“如果聯邦快遞失敗了,我們就不會看到今天風險投資市場前所未有的活躍。盡管風險資本市場仍將存在,但已不那麽活躍了。即使沒有其他貢獻,聯邦快遞的成功不僅給風險投資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讓他們在80年代有信心把錢投資到其他公司,從而極大地推動了風險資本市場的空前繁榮。可以說96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孵化了巨頭聯邦快遞。這無疑是風險投資史上輝煌的壹頁。”

收購事件

2014 12 16,聯邦快遞同意收購逆向物流公司Genco。這意味著聯邦快遞正在電子商務領域大踏步前進。Genco的年銷售額為6,543.8+6億美元,每年處理超過6億件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