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這兩天去了白鹿原影視城,說實話現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地方不少,還選擇權去無非就是對文學裏的白鹿原有那麽點固執的向往。陳忠實寫了個《白鹿原》,藍田縣多了個白鹿原影視城。陳忠實並沒有出聲在白鹿原,而是距離此地十公裏外的西安灞橋區西蔣村。但這都不重要,壹部文學作品能致使壹座影城的誕生,絕對是壹件好事。文化與商業就這樣合理化的融合了。
《白鹿原》的熱播,讓影視城遊客不斷。我知道大部分人,光顧此地,是帶著好奇來的,陳忠實先生的小說原著並不壹定看過。影視城南大門有壹處極具陜西關中風情的民居:房子兩邊蓋,上面寫著陳忠實故居。我在裏面買了壹本蓋有陳先生印章的原著《白鹿原》。有人開始質疑了:陳忠實在沒在這住過?其實,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壹所這樣的房子把陳先生紀念起來,絕對是我們對文學的重視和尊重。
近年來,陜西也先後打造了許多新的旅遊景點,單說如袁家村這等既展現陜西民俗又能吃喝玩樂的景區,就已經有“遍地開花”的態勢。這在提升地方旅遊文化,為大家休閑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引發眾人對諸多旅遊景點“同質化”的思考。
穿過陳忠實先生故居,就可以選擇徒步、遊覽車或觀光扶梯三種參觀方式。由於提早規劃好路線了,因此直接選擇的乘坐觀光扶梯,這也是亞洲最高的觀光扶梯,在扶梯上可以看到壹半影視城的樣貌。穿過牌坊,就可以看到白鹿村的簡介和村口門洞。在白鹿村村口,有壹家白鹿原民俗面坊,這裏的面是用機器壓出來的,吃起來很勁道,很多遊客都會在這裏駐足休憩。
白鹿原影視城有壹個美食區,縱橫幾條街道,密集分布著東西南北各地風味的餐飲店。在這裏,除了能吃到陜西特色的美食,還有許多全國其它地方的小吃供遊客品嘗。當我看見影視城那“廣東腸粉”的招牌時,壹種親切感油然而生。最重要的是,這裏吃的東西不僅多,而且價格還不算高。
出了滋水縣城,就是白鹿原上最大的真人劇“二虎守長安”,只需要壹個人50元,就可以觀看到紅外壯觀的關中美劇!至於影視城其他的看點,基本上都是商業化的模式運作了。除了村子之外,壹大片地方被開發成了小吃街,關中口味的各色美食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