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毫無顧忌地擠進來,落在長長的圍巾上,那四個黃色的字:“家鄉之音”,頓時燦爛到發光,那種金色的光。心情忽然暖到極致,有種小幸福充溢著內心。
那些瑣碎,在腦海裏上躥下跳,壹張張歡喜的、惆悵的、熟悉的、陌生的臉,鮮活地,毫無層次地浮在眼前,還有那件紅色小馬褂,更是在腦子裏晃來晃去。從牛皮袋裏取出,“家鄉之音民間公益團隊”兩行白色的字,很顯眼,我莫名地笑了。此刻,無論是無意識的笑,還是那件小馬褂,意義都很特別。放在床上,鋪平,按皺褶的走行,整理至原來的模樣,放在衣櫃的最深處。看著靜靜躺在那裏的紅褂子,我在想:它的壹地心思,多久,才會去抖落。
家鄉之音,偶然結緣。這都源於郝主任,源於GSLS文化沙龍這個團隊,曾慶幸過,也曾想逃離。可來之這個集體的暖,會讓妳的心慢慢靜下來,友情被時光打磨,被歲月浸染,妳終究放不下……
索性,幹脆鋪開紙筆,打開心,讓陽光住進來,讓所有的心事隨著筆尖而走……
說實在,起先並不認識石頭,第壹次看見他的`模樣,還是百公裏徒步大賽的那張照片,感覺沒什麽特別。在後來,知道他是家鄉之音的創始人,每天在為宣傳家鄉文化奔走,還有,就是他的“夢回北疆系列報道”,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敬重。現在,能沈下心,不求回報,踏實做事的人,大概少之甚少。
家鄉之音文友見面會活動的前壹周,他專程回來,GSLS的大部分群友碰面,為這次活動準備。這才真正見到“這塊石頭”,中等身材,胖胖的,鼻梁上架著眼鏡,憨厚的樣子。這網名,真夠名副其實。
其實,無論是家庭、還是單位,或是這種公益組織,依然是能者多勞。比如:“郝主任、劉園、木子、白露……”壹切事務都在他們頭上。石頭既不必說,感覺他就是每天風風火火、忙於奔波。我的事既然不多,打打下手什麽的,這也恰好吻合了我壹貫的做事風格:“力所能及,盡力而為”。
臨近的幾天,天氣壹直不好,老天爺變得那麽隨心所欲,陰沈沈的,或是雪,或是雨。大概忘了這是冬季,不,是二零壹七年春天,所以,這樣的天氣狀況,很是特別。
我是那麽期待,期待壹場大雪紛飛;期待漫山遍野潔白壹片;期待這個冬天所有裸露的荒蕪被遮蓋;期待又是壹個瑞雪兆豐年。然而,這壹次,我是那麽怕雪來臨,內心默默祈願:妳等幾天再來,八號過去,等遊子們平安歸去,那時,我會張開雙臂,擡頭,任由妳肆意飛來。
好在七號這天,小雨,至少比起雪來安全了許多,心,終於踏實了。接下來是布置會場,然後,等待,等待他們平安回家。
當紅色的圍巾掛在胸前,紅色的小馬褂穿著身上的時候,還是有幾分竊喜。盡管在這個季節看上去有些臃腫,但還是能看到他們無法掩飾的喜悅。我把自己身份定位為家鄉之音的義工,能為家鄉之音文友見面會盡力,這份殊榮很是驕傲。
不改的鄉音,揮不去的鄉愁,伴隨著每個在外的遊子。望著他們風塵仆仆,笑得舒心而陌生的臉,我在腦子裏竭力搜尋著那些網名或是筆名,還有他們的名字,幾乎無法聯系起來。當那條酒紅色圍巾掛在他們胸前時,那壹句“親不親故鄉人,深不深故鄉情”,瞬間濃烈,而且在心裏漸漸蔓延。
我在張望,期待著她的出現,許久了,想念,想壹起聊聊。腦子裏她的模樣,溫婉,笑常掛嘴邊的臉越發清晰。她的散文,是我喜歡的那種,不僅僅是文風、語境這些,更是她書寫的村莊、村子裏的叔叔、嬸嬸、姨姨姑姑以及鄰居,甚至那些雞狗牛羊,都會出現在她的筆下,以壹種活靈活現的姿態,像精靈壹樣,穿透我內心。於是,我的思緒,會跳躍,會回到故鄉,故鄉的壹草壹木,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故鄉的那些玩伴便會明亮;會回到我們壹起待過的學校,有那些可愛的老師,等等,許多。
所以,不由得會喜歡她。這不僅僅是,喜歡她嬌小漂亮的模樣;更喜歡她的真性情;喜歡她敢於直面自己內心世界;喜歡她敢於把親情、友情、愛情躍然紙上的勇氣;喜歡她無論走得多遠,無論飛得多高,都不忘故鄉的情懷 。
人常說:經歷就是財富。
我常把這種農村的所有,當做我精神世界的另壹種驕傲。這壹點,我們出奇的壹致。心的相通應該是世間最美的升華,於是,我常常會停歇在蔣殊小院,安靜地地翻閱她的足跡。就像回到故鄉的小院,回到那些窯洞裏,因為那裏有熟悉的泥土芳香,有親人、有忘不掉的記憶。這不僅是我,幾乎相同經歷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難舍的情結。
她的出現,和我想的壹樣,被圍堵,還有她的《陽光下的蜀葵》。人們簇擁著,沒來得及喝口水,開始壹個個簽名。我就站在她不遠的地方,透過擁擠著人群的縫隙,長久地打量,她的秀發及肩,她的臉,始終笑掛嘴邊,婉約壹朵青蓮,淡然恬靜。
直到後來、忙碌過後,我們才說上話。
主持人念她的名字—蔣殊,念她講述的題目:我為什麽書寫這片土地,臺下掌聲四起。雖然題目字面看不到鄉音鄉愁,但卻包涵著十分厚重的鄉情。聽著她不疾不徐的講述,那些雞飛狗跳、那些鄰居吵鬧等等,那是她的經歷。還有她的夢想:壹個小院,有雞有狗,滿院的蜀葵……當然,會有更多,關於村子以外村子的文字和故事,關於蜀葵的故事、關於鄉愁的故事。
對其他嘉賓,我只是先前看石頭發過簡歷,詩人、書法家、媒體資深人士、著名攝影家、記者等等。直到主持人郎朗讀出他們的名字,我才竭力記住他們的模樣,平凡中透著不尋常。於是,不由得會輕嘆這片紅色熱土,孕育這麽多優秀兒女。
我認真地環視在場的每壹位嘉賓,當然,那些可愛的攝影人,常常會阻斷我的視線,於是會很努力地,左右搖擺,皺起眉心,才能看到他們的樣子。有的氣定神閑,有的笑容可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左顧右盼……種種,唯壹相同的是他們胸前的紅圍巾,是會場壹道亮麗的風景。
忽然間,覺得石頭很偉大,在做壹件很不平凡的事,他的這次活動不僅圓了自己的夢,也圓了我的夢,圓了在座的每位遊子的夢。
那條刺著“家鄉之音”四個字的紅色圍巾,就像條紐帶,聯系著妳我。即使遠在異鄉,淌在心裏深處的依然是來之故鄉的那壹抹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