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我與名家寫作文征文

我與名家寫作文征文

1. 《我與名家寫作文》

漫步在教室走廊上,我正和名人打招呼,走到高爾基的圖像前,仰起頭望。

他是那麽莊重,眼睛直射前方,發出智慧的光芒。我知道他是壹個壹絲不茍的人,做起事來十分認真,他還是壹個和藹可親的人,別看他外表嚴肅,其實,他心地十分仁慈!我看著高爾基,似乎覺的他有話對我說,高爾基瞇起眼睛,手放在背後,說起了他的名言“書是人類進補的階梯。 “砰”的壹聲,我的想起了我的考試試卷,哎,我不禁嘆了壹口氣,那張試卷是93分,要不是我作文扣了分,我就排名第壹了,再想想那讀書的記錄,哎。我的臉通紅通紅,心也跳得厲害,我既慚愧又傷心,作文寫得不好,我看的書太少,媽媽也為 *** 了不少心,讀書記錄也比別人少12分,壹點也沒有進步,反而退了好多,嗚嗚…… 高爾基頓時和藹了很多,笑著說“妳可別喪氣啊,去看書,這樣妳就會有進步的”。可是,我不會原諒自己的,我哭喪著臉,難過地回答,不是的,事情過去就讓它過去。再給自己壹次改過的機會,我相信妳,妳是最棒的,我看到了高爾基那堅定地眼神,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壹定會好好讀書,積累知識,不讓爸爸媽媽還有老師為 *** 心,為我煩惱,下次考試,再也不會有我為作文而是去第壹的新聞了,高爾基爺爺放心吧,妳會為我驕傲的,高爾基瞇起了眼睛,向我投來贊美的目光,同時他的嘴角往上翹,他笑了,隨著上課鈴,我輕快的快步走進教室。

2. 《我與名家寫作文》

漫步在教室走廊上,我正和名人打招呼,走到高爾基的圖像前,仰起頭望。

他是那麽莊重,眼睛直射前方,發出智慧的光芒。我知道他是壹個壹絲不茍的人,做起事來十分認真,他還是壹個和藹可親的人,別看他外表嚴肅,其實,他心地十分仁慈!我看著高爾基,似乎覺的他有話對我說,高爾基瞇起眼睛,手放在背後,說起了他的名言“書是人類進補的階梯。

“砰”的壹聲,我的想起了我的考試試卷,哎,我不禁嘆了壹口氣,那張試卷是93分,要不是我作文扣了分,我就排名第壹了,再想想那讀書的記錄,哎。我的臉通紅通紅,心也跳得厲害,我既慚愧又傷心,作文寫得不好,我看的書太少,媽媽也為 *** 了不少心,讀書記錄也比別人少12分,壹點也沒有進步,反而退了好多,嗚嗚…… 高爾基頓時和藹了很多,笑著說“妳可別喪氣啊,去看書,這樣妳就會有進步的”。

可是,我不會原諒自己的,我哭喪著臉,難過地回答,不是的,事情過去就讓它過去。再給自己壹次改過的機會,我相信妳,妳是最棒的,我看到了高爾基那堅定地眼神,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壹定會好好讀書,積累知識,不讓爸爸媽媽還有老師為 *** 心,為我煩惱,下次考試,再也不會有我為作文而是去第壹的新聞了,高爾基爺爺放心吧,妳會為我驕傲的,高爾基瞇起了眼睛,向我投來贊美的目光,同時他的嘴角往上翹,他笑了,隨著上課鈴,我輕快的快步走進教室。

3. 《我與名人》的作文

十五。我與名人

看到這個標題,別以為我與名人有什麽瓜葛——起碼目前還沒這個福氣。本人倒是遭遇過幾個名人,想談談體會而已。

有壹回聽音樂會,發現我的座位前面是壹位我敬仰的老音樂家,我和朋友都很興奮,把票遞過去請他簽名,我說了壹句:

“今天能見到您真高興!”

這本來是壹句出自禮貌的話,不想他冷冷地回了壹句:

“妳常來這兒就能見到我。”

把我噎得不知說什麽好。

想必他不知道,壹般人是沒有條件經常聽音樂會的。

再有壹回是在南方某沿海城市,當地的朋友邀請我們參加壹個電視劇的拍攝——不是當主角,是當群眾演員。我們閑著沒事,想看看熱鬧,就參加了。果然有幾個知名的影星在那裏;當某女星出來做準備時,有位冒失的年輕人拍了壹張照片;燈光壹閃,那位女星勃然大怒:

“導演!妳過來!讓他把這張照片刪了,要不把膠卷拿出來!對人也太不尊重了!妳跟所有的人都說說,再發生這樣的事可不行!”

所有的人都站在那裏聽她的訓,我當時真想壹走了之。

那位年輕人是冒失了點,但也根本不必發那麽大的名人脾氣;人家又不是“狗仔隊”,拍張照片要說是沒什麽大不了的。

後來不少人找男影星合影,沒人再理那個囂張的女演員。

給我印象最好的名人是周廣仁,壹位鋼琴教育家。

那是我女兒在小學時參加壹個鋼琴比賽,周教授是評委之壹。初賽時我女兒通過了,當時通過初選的孩子有上百位。周教授把準備復賽的孩子們留下來,壹個壹個地聽,壹個壹個地輔導;在孩子們面前,她就像壹位慈祥的老奶奶,絮絮叨叨,不厭其煩地在說;時而糾正,時而鼓勵。說實在的,我女兒的鋼琴彈得並不十分傑出,我讓她參加比賽,不過是想讓她見見世面而已,沒期望得大獎(後來得了個優秀獎)。周教授不是僅僅關照幾個“音樂神童”,而是平等地關心愛護每壹個孩子,這種高尚的敬業精神,讓在場的每壹位家長感動,我女兒直到現在也還記得這位“周奶奶”。

4. 我與名家面對面作文

這次,我們學校來了壹位作家王壹梅,她是童話作家。

她來與我們面對面,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用自己的眼睛發現真善美。和我們壹起探討文學,寫作與閱讀。

方衛平說:“王壹梅的童話世界顯然不僅僅是現實童話世界的壹個倒影,作家也把世界與生活細膩的敏感與思索,調和進了這壹方想象的天地裏。” 王壹梅對我們說,興趣加堅持是她對文學寫作的來源。

在文學中有美與醜,寫醜是為了襯托美,寫惡是為了表現善,人物的鮮明特點要靠觀察,觀察有五個寶,它們是眼、鼻、口、耳和手。要用眼去觀察、去看,用鼻子去聞,用嘴去嘗,用耳去聽,用手去摸、去感受。

要寫壹篇好作文,好作品還要有想象和真實感,用心去想,幻想,但是不能異想天開,再用心靈去加入自己的真實感,加入這幾點,壹篇好作文就出世了。這就是王壹梅告訴我們的親身體會與經歷。

還告訴我們要讓閱讀插上寫作的翅膀,鼓勵我們要多讀書,多寫作。讓文學豐富我們的生活。

5. 作文600字 我與名人相接觸

我與名人

華羅庚曾經說過壹句話:“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本來就是,哪有人壹出生就是天才,就比別人聰明的啊,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出眾。

我們班就有壹個同學,她以前考試只能考及格,而現在都是全班前3名了。那幾次,她才考70分,她以淚洗面,老師就去找她家長談話,在她的耳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從那以後,她每天課間都從老師那裏拿做過的卷子再做壹遍。漸漸地她考了壹次“優”,在老師公布她的成績時,她笑得像花兒壹樣燦爛,大家也都驚訝她為什麽在短短4個月時間裏成績就提高的如此之快。“謝小花,98分!”她興奮地拿過卷子,壹直不停地謝謝老師。下課後同學們紛紛圍到她的身邊……

班裏的學習委員林躍也過去問她,妳這次為什麽考得這麽好,有什麽秘訣嗎?她笑了笑說:“老師跟我說過,妳本來是很聰明的學生,之所以別人的成績考得比妳好,是因為人家用功了。只妳要比別人更努力,就有可能比別人考得好,才可以出眾。我聽了這話回家想了壹夜,覺得我可以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於是我花光了課余時間來學習、積累、預習和復習,我只要每天多抽出3個小時來做這個,成績就會有進步。”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這句話的道理誰都明白,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勤奮付出的人才可以真正悟出來。

6. 急

廣州的壹些進步青年創辦的“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1881—

1936年)給他們的創刊號撰稿。魯迅說:“文章還是妳們自己先寫

好,我以後再寫,免得人說魯迅來到文州就找青年來為自己捧場

了。”

青年們說:“我們都是窮學生,如果刊物第壹期銷路不好,就不

壹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也很容易,妳們可以寫

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觀主義毛病很厲害。壹次,有人請魯迅談

談這壹問題,魯迅壹開始笑而不答,過了壹會兒,講了兩個故事:

金扁擔

有個農民,每天都得挑水。壹天,他忽然想起,平

皇帝用什麽挑水吃的呢?自己又接著回答:壹定用金扁

擔。

吃柿餅

有個農婦,,天清晨醒來,覺得餓,她想,皇後娘

娘是怎麽享福的呢?壹定是壹覺醒來就叫:“大姐,拿

壹個柿餅來吃吃。”

1934年,國民黨北平市長衰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

魯迅先生聽到這件事,對幾個青年朋友說:“男女不準同學、同

泳,那男女壹同呼吸空氣,淆亂乾坤,豈非比同學同泳更嚴重!

袁良市長不如索性再下壹道命令,今後男女出門,各戴壹個防毒

面具。既免空氣流通,又不拋頭露面。這樣;每個都是,喏!喏!

……”

說著,魯迅先生把頭微微後仰,用手模擬著防毒面具的管子……

大家被魯迅先生的言談動作逗得哈哈大笑。

1934年,《人世間》雜誌開辟了“作家訪問記”的專欄,並配合

刊出接受采訪的作家的肖像。該雜誌的編輯寫信給魯迅,要求應

允前去采訪,並以書房為背景拍壹張照片,再拍壹張魯迅與許廣

平、周海嬰的合照。魯迅寫了壹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絕:

“作家之名頗美,昔不自重,曾以為不妨濫芋其例。近來

悄悄醒悟,已羞言之。頭腦裏並無思想,寓中亦無書齋,

'夫人及公子'更與文壇無涉,雅命三種,皆不敢承。倘

先生他日另作“偽作家小傳”時,當羅列圖書,擺起架子,

掃地歡迎也。”

7. 我和古名人相約作文

我與杜甫初次相遇是在宏偉壯觀的五嶽之首——泰山,我眺望著《望嶽》中所描繪的天地萬物間變化的情景,腳踏著挺拔在齊魯兩地間,連綿不斷的東嶽泰山之上,聽到有人在吟《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 妳難道是杜甫 是能和李白相提並論的詩聖杜甫 ”我詫異道. “ 正是不才,我怎敢與詩仙李白相提並論呢 又怎敢玷汙詩聖的名號?” 他連連搖手. 我隨杜甫來到山頂 ,杜甫面對高山下:“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壹定要闖出壹番事業來.” 這時我想到曾經聽老師講過關於杜甫的事 ,可是朝廷奸臣甚多,到頭來他什麽也沒得到 ,盡管他寫詩 ,考科舉 ,獻上三大禮賦 ,可還是被那個宰相給害了,我勸他 :“ 杜甫求官之路極為險峻 ,請妳三思啊 !到不如寫寫詩 ,過過田園生活不很好麽 ” “ ,姑娘 ,如今朝廷腐敗 ,國家有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我壹定要為國家獻壹點綿薄之力 .” “ 既然妳執意如此我也不好阻攔 ,只勸妳官場之爭 ,敵暗我明 ,每壹步都要三思而後行啊!我先告辭了,再會!” 與杜甫再次相遇是在壹個天地肅穆,日昏月暗的世界,這次我看見滿臉憂愁的杜甫,不禁嘆息道:“杜甫,可否記得我?”他看見我點點頭說:“姑娘,好久不見!” 我再看了他壹眼,搖搖頭說:“:妳當初為什麽沒聽我的勸告呢?要不,妳怎落得如此下場?” 他昔日炯炯有神的眼睛寫滿憂愁,昔日英俊白凈的臉布滿皺紋並黑黝黝的,昔日的黑發仿佛是壹夜之間變白了,他望向天空說:“姑娘,妳有所不知.杜某為了唐朝能像昔日那樣繁榮,拼死拼活的輔助皇帝,卻落得皇帝的不信任.妳說我該咋辦?該不該寫信給家人呢?” 我記得“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話是自安史叛亂以來 ,直到如今春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杜甫始終關心著國家的興衰,人民的安危,他深深體會到人民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我便說:“如今的妳怎敢見鄉親父老?妳應當遊覽各國,感受人民的苦難,並寫壹些詩,記錄安史之亂的事.可能這樣做,能把人們從苦難中走出.” “多謝姑娘的忠言,杜某會把人們從苦難中走出,告辭!”看著他的眼睛又炯炯有神,我不禁為他的旅程擔憂.不過他這壹遊,卻成了今後有名的‘詩史’.望著他的背影,我說:“下壹次再見,我只能默默看著妳了.” 最後壹次看見他是經過嘶殺拼搏後的戰場,在壹彎淒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訴說著壹幕幕讓人心痛的悲劇,控訴著安史之亂帶給人民不盡的災難.只聽見他說:“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他擡頭看寒月,又說:“姑娘,妳不用躲藏了.” 聽到後,我站了出來對他說:“杜甫妳的詩更貼切人民了.”我看著他,他比上壹次又瘦弱,更比上壹次更加憂愁了.“我這次害了壹位老夫人,她為了我能逃過壹劫,跟著官兵走了.我觸景生詩,做了剛剛的那首詩.我不想再遊蕩了,我想要回北京復興唐朝.姑娘,有緣再見!”說完,他朝著寒月走去,寒光照在他身上,我仿佛看見地獄的使者在他身邊. 我望著他的背影說:“正所謂‘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妳的壹生是顛沛流離的,孤獨的,淒涼的.惟有那蒼穹的月亮陪伴著妳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月是妳的精神伴侶,妳的理想寄托.在幽靜朦朧的月色中,妳敞開心扉,傾訴妳的孤寂和苦悶,寄托妳的思念和希望.月是妳坎坷歲月,匆匆行旅,悲情壹生的見證!”。

8. 名家寫的800字作文

荷塘月色/朱自清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

總該另有壹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

在屋裏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壹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壹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壹旁,是些楊柳,和壹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

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壹個人,背著手踱著。這壹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壹個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壹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壹定要做的事,壹定要說的

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 的裙。層層的葉

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壹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

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壹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

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壹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見壹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壹般,靜靜地瀉在這壹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過壹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壹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

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壹片荷塘重重圍住;只

在小路壹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壹例是陰陰的,乍看像壹團煙霧;

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壹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

縫裏也漏著壹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

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

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

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壹個熱鬧的季節,也是壹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

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於是又記起《西

洲曲》裏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壹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

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壹擡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

什麽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9. 我與名人面對面 作文

我已讀過許多部古今中外著名的小說和文學作品,其中有《安徒生童話》、《愛的教育》、《西遊記》《三國演義》……這些作品讓我在閱讀中領略了大師們的才思敏捷,它們用嫻熟的筆觸將其作品寫得內容豐富,情節跌宕起伏,能夠將現實和想像融為壹爐,深入淺出地揭示深刻的道理、發人深省,每每讀後感觸頗多、受益頗多。

正因為這樣我便有了與這些大師們面對面交談的想法,向他們請教寫作方面的好方法,好經驗。這種想法壹閃現,我自己都被嚇了壹跳——自己是壹個名不經傳的初中生啊,怎能高攀呢?

終於有壹天我如願以償地和大師們面對面了!

那是壹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月光照在墻上,把墻照得雪白,泛著銀灰,看著它我深思遐想,不覺進入了夢鄉……

眼前那景色好美,場面隆重,亦真亦幻,仿佛是我熟悉的家鄉的人工湖,又仿佛是哪本書中描繪出的壹座幽靜的莊園。步入其中,我有壹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哎,不管怎樣先玩玩再說!

我登上了假山看見有許多跟現代人衣著不壹樣的人,他們身穿圓領袍,各個都儒生氣十足,我定睛壹看,總算有我認識的。那個是賈島,那個是李白,那個是王羲之……

我心頭壹震,立刻來了精神,趕忙湊到他們跟前。我先問了賈島:“賈先生,請問您是怎麽寫好您的文學作品的?”賈島捋著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這個嗎……平常要註意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積累語言,寫作中要將自己置身於文章的情境中才有真情實感。”

我又來到正在寫詩的李白和作書畫的王羲之中間:“李爺爺,您是寫詩的,人們公認的詩仙,我特別佩服您,還背了您好多的詩。尤其喜歡您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畫,鮮明地勾畫出壹幅生動的月夜思鄉圖,我理解的對嗎?”“李白謙虛地說:“哪裏,哪裏,只是有感而發罷了。”

王羲之聽了我們的對話停下筆轉過頭對我說:“小朋友,妳這樣虛心學習,真是壹個好後生。來,把我方才寫的字帖小冊子送給妳,喜歡嗎?”“喜歡!太喜歡了。”“練字也是壹樣,要刻苦努力不能心浮氣躁。”我答道:“我明白了。”

突然壹道刺眼的強光向我射來,我壹睜開眼已躺在床上,手裏還緊緊地捧著王羲之送我的字帖,我壹看是我的玩具熊。啊,原來這是夢啊!

我想這是壹個美麗的夢。大師們的話讓我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受益匪淺。我相信今後我的寫作會有新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