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上善若水”是很多人喜歡掛在嘴邊,或是作為qq簽名的壹句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麽

“上善若水”是很多人喜歡掛在嘴邊,或是作為qq簽名的壹句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麽

這句話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第八章,原文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滋養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人,都需要水。如果人不喝水,幾天就會死亡,而不吃食物則可以堅持二十多天,說明了水對於人的重要性。當然,如果沒有水,也不會有食物。

水滋養了壹切生物,卻不居功,不矜勞,不自誇。人能吃到食物,都說是農夫的功勞,卻想不到水的作用。

《道德經》第二章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水正符合聖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美德,滋養萬物卻不占有,不自恃有功。

處眾人之所惡:

有句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壹般人總想爬得越高越好,而水卻總是處在低處,這是壹般人所厭惡的地方。

然而《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老子認為,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爭權奪利,因為妳太過頑固堅強就會走向滅亡,因此要柔弱、不爭、處下。?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還說到老子的“三寶”:

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處下不爭。

另壹本道家典籍《淮南子》說:

土處下不爭高,故安而不危 ;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安處於低下的位置不爭高勢,就能平安而無危險。綜上所述,流水具備功成而弗居、柔弱處下的美德,近乎道(幾於道)。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