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楊誌剛郭德綱(郭德綱和楊誌剛的恩怨情仇)

楊誌剛郭德綱(郭德綱和楊誌剛的恩怨情仇)

說來也是可惜,原本郭德綱與楊誌剛完全有可能成就壹段相聲圈的佳話,但是卻最終陰差陽錯勢同水火,兩人現在也已經形同陌路。

如今這段恩怨已經鮮有人提起,但是卻依然有很多人不清楚,曾經親密如父子的郭德綱和楊誌剛,兩人之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

相識之初,兩人關系是極好的!

兩人相識是在1987年:那時的郭德綱14歲,父親郭有源是壹名警察,而楊誌剛擔任館長的紅橋文化館正好在郭有源負責的片區之內。

郭有源壹是怕年幼的兒子出去惹是生非,二是因為紅橋文化館經常有曲藝表演知道兒子喜歡,所以自己上班時就常常把郭德綱丟在紅橋文化館的劇場裏。

郭德綱雖然年紀小,但是好學又勤快,辦事很利索,經常看戲之余幫幫忙幹點小活,所以文化館裏的人對他印象都非常好,包括楊誌剛。

但是這時候兩人的關系僅限於不錯,並未深交,因為這時候的郭德綱壹心想去北京發展,努力之下,1988年15歲的郭德綱考進了北京全總文工團。

郭德綱第壹次進京失敗,回天津,進了紅橋文化館

被全總文工團退回之後,郭德綱回了天津,為了生計當起了小商店的電池售貨員,但是空閑的時候還是喜歡往紅橋文化館跑,因為那裏經常有曲藝表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郭德綱的機會來了!

本來楊誌剛就對他印象不錯,也知道郭德綱在曲藝方面頗有才華,又恰好館裏有壹次小品表演又壹位演員因為臨時發高燒來不了,於是楊誌剛臨時決定讓郭德綱救場。

郭德綱沒有讓人失望,演出大獲成功。楊誌剛看他很有天賦也很有觀眾緣,就有了把他招進文化館的想法,郭德綱當即點頭同意了。

兩人開始了情同父子的歲月

郭德綱因為楊誌剛的收留,對他很尊敬,楊誌剛也很賞識這個又會辦事又會曲藝的小夥子,把很多事都教給了郭德綱去辦,有時候也會教郭德綱相聲。

靳金來也是文化館的前輩,在他的提議之下,郭德綱同時拜了靳金來和楊誌剛為師,雖然沒有舉行正式的拜師儀式,但是館裏都知道這件事。

這個時候的郭德綱和楊誌剛,即是上下級關系又是師徒關系,所以郭德綱對楊誌剛非常尊敬,楊誌剛對郭德綱也非常信任,把館裏的壹部分賬目交給郭德綱操辦,同時把自己家裏裝修買材料的活也交給了郭德綱去辦。

這個時候的兩人,形影不離情同父子,但是郭德綱為楊誌剛操辦家中裝修壹事也為今後兩人鬧翻埋下了禍根!

文化館反腐開始,楊誌剛舉報郭德綱挪用公款,兩人關系開始破裂

1991年天津嚴查腐敗,文化館也查出了很多已經報銷的虛假票據,很多簽名都是偽造的,矛頭指向郭德綱。就在這時,楊誌剛突然大義滅親,向相關國家機構舉報了郭德綱。

最後被認定的冒領金額是3100多,郭德綱事後承認的金額就是這麽多,後來經過文化館書記的協調,念在郭德綱還年輕,只是退賠了事,但是條件是繼續為文化館工作3年。

這個時候可以想象,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兩人的關系已經開始有了裂痕,原因也很好理解,妳楊誌剛都不講情面舉報我了,我怎麽可能還對妳有感情?

正因為此,3年期滿之後郭德綱毅然決然的離開文化館準備再度前往北京發展。郭德綱多年後接受采訪談及此事回憶說當時楊誌剛對郭德綱的父親說:郭德綱離開文化館得餓死!

這話對當時的郭家父子打擊相當大。

郭德綱破釜沈舟,第三次進京

雖然兩人關系已經不同往昔,但是多少還有些情面,並未徹底決裂。而郭德綱在闖蕩北京初期的時候也以白全福的徒孫自居,而楊誌剛正是白全福的徒弟!

但是也許是因為楊誌剛對郭德綱沒有繼續留在文化館幫他辦事不滿,經常有意無意的破壞郭德綱在北京的事業發展。

真正讓郭德綱下定決心不承認楊誌剛是他師父的原因有兩個:

第壹是郭德綱的幹爹範振鈺先生在央視錄制《曲苑雜壇》的時候遇見楊誌剛,問楊誌剛”郭德綱是不是妳徒弟“的時候,楊誌剛的回答模棱兩可:是也不是!

那個時候是郭德綱急需門戶在北京立足,如果楊誌剛這時認可郭德綱是徒弟,那麽兩人關系還有緩和的可能,郭德綱這點人情還是懂得,但是楊誌剛並沒有!

第二是金文聲教郭德綱評書的時候,楊誌剛曾經打過電話給金文聲阻擾,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這種做法讓郭德綱非常寒心。

就是因為這兩個直接原因,才促使郭德綱下定決心不承認楊誌剛是他師父!

真正的決裂是因為2006年楊誌剛突然爆料郭德綱當年挪用公款

這壹年郭德綱日子並不好過,張文順老先生去世、自家別墅被報道私占綠地,徒弟李鶴彪打假記者被拘留,德雲社還被停業整頓,再加上被楊誌剛爆料,郭德綱的前景壹度非常灰暗!

郭德綱為了反擊,發表了《我叫郭德綱》壹文,披露了某館長“曾用公款裝修自己房子“、”與女同事同居“、等情節。

隨後被楊誌剛告上法庭,楊誌剛以被告人郭德綱犯誹謗罪為由,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是最終上訴被法院駁回!

至此,兩人的關系已經徹底決裂,再無挽回的可能,曾經親如父子的兩人,還是分道揚鑣了!

?其實當時真正看透壹切的還是侯耀文先生,就在楊誌剛與郭德綱對薄公堂的時候,侯耀文的壹句話,恰好可以說明為什麽楊誌剛多年後還要主動提及當年的事:

誰輸誰贏,現在說還不準吧,這個官司如果能讓人家火壹把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