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印鈔大國,人民幣的印刷水平和技術含量已經達到世界印鈔技術的先進水平。中國的紙幣產量和發行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中國有大量的紙幣在流通,紙幣的防偽任務也非常艱巨。因此,讓公眾了解人民幣的防偽知識是非常必要的。讓公眾了解壹些人民幣的制作過程,對公眾識別假幣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新版20元人民幣發行時,我們請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新聞處采訪印鈔廠,他們同意了。
我們開車去石家莊采訪石家莊印鈔廠。
有意思的是,雖然石家莊印鈔廠的經濟效益在當地名列前茅,但印鈔廠門口連個牌子都沒有。問工廠黨委書記為什麽不掛牌子,他說:“不要張揚。”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選紙部。我們進了大門,有壹扇緊閉的玻璃門。幾個穿制服的保安讓我們登記,然後我們就存包了。壹切準備就緒,隨行的廠幹部拿出壹張磁卡,插入門口的盒子裏,防盜門打開了。選紙部門的工作是檢查鈔票紙的質量。鈔票紙是專門為印鈔而開發的特殊紙張。
照片:南昌印鈔廠
鈔票紙之所以特殊,除了耐磨、耐折、耐酸、耐堿性等理化性能外,還有很多新的高科技含量,如安全線、彩色紅藍纖維等。還很獨特的壹點是,上面布滿了水印圖案用於防偽,20元人民幣的紙幣紙是固定的花卉圖案。工人們在燈箱上逐壹檢查紙張的質量。因為水印有壹個方向問題,每張紙都要按照水印圖案的方向排列,邊緣要用打孔機打孔定位。這個環節不能有任何差錯,否則印出來的鈔票會有反水印。這種紙幣在印鈔廠是壹種廢物,但萬壹流入市場,在錢幣愛好者手裏就成了壹件價值不菲的“寶貝”。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印鈔廠的質檢嚴格,使得這種廢料流向市場的可能性非常小。
接下來,我們來到印刷車間,幾臺超級凹印機正在高速運轉。凹印是當時印鈔和社會上其他印刷的區別,因為凹印版是按照印鈔廠的鋼板雕刻師雕刻的鋼板復制的,上面有線條的部分是凹進去的。印刷時,圖案中的油墨被填充。印在紙上時,圖案中的墨水是立體堆積的,造假者很難復制,因為這在社會上很常見。只要公眾能明白這壹點,在使用鈔票時用手去摸,大部分假鈔都是可以識別的。
在印刷車間裏,碰巧有壹臺機器正在試著印刷。稍微了解印刷的人都知道,印刷之初,總要經過壹番試印,才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我們發現印刷廠在壹個角落裏堆放了壹些試印的廢品。我拿起壹個,仔細看了看。我發現它用的是黃紙,不是鈔票紙。我問:“為什麽不試試用鈔票紙打印呢?”工作人員回答:“這個不行,因為每張鈔票都是嚴格控制數量的,壹張都不缺。”。如果有廢品,哪怕是壹批,也要登記審核,有壹系列的程序。"
在印鈔廠的管理中,最有特色的是數字化管理,即從紙張出庫到成品封箱入庫,每壹個環節都要清點,“取多少還多少”。這裏有壹句話,叫做“處理的事情壹定要算數”。數字化管理是壹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但這畢竟是壹種外在的管理約束,讓每天面對成千上萬賬單的人不產生狂想,更重要的是壹種“內在的道德約束”。
Xi安印鈔廠
壹個正在疊壹疊疊20元人民幣的工人說:“在我眼裏,錢不是錢。他們就像其他行業的工人手中的產品,比如,就像海爾洗衣機廠的工人看著自己生產的洗衣機,甚至就像農民看著地裏的大白菜和西紅柿。我無法把手裏的錢和商場裏的商品聯系起來。我不敢想這些錢能買多少東西,比如買手機,買車……”心裏只有壹個想法:好好幹,不要出差錯。"
壹走進驗封車間的大廳,我的第壹感覺就是這裏很像大學圖書館的閱覽室,半封閉的工作站整齊排列,質檢女工的手中和辦公桌上擺放著壹疊疊新版的20元人民幣。明亮的燈光像水銀壹樣傾瀉下來,每個人的臺燈還亮著。光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些質檢工人要在光線下檢查每張人民幣的質量,比如:號碼是否印錯,顏色是否均勻,水印是否倒置...我問壹個女工:“妳壹天要看幾個?”她回答:“幾萬。”
這種質檢工作很辛苦,很單調。想象壹下,每小時、每天、每月、每年盯著同壹個畫面。這是壹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我發現在印鈔廠,驗印車間是全廠人數最多的部門。人民幣確實是壹種特殊的產品,其質量關系到國家的聲譽。在中國印鈔行業,人民幣被稱為“中國的名片”。國家的名片是不允許出錯的。
在封口車間,檢查人民幣質量分為兩步。第壹步是檢查大張,也就是從印刷機上檢查用24張人民幣印刷的大張。這個時候質檢主要是檢查有沒有質量問題,比如顏色是否準確,有沒有破損...在壹個寬敞的大廳裏,幾十名女工面前的工作臺上放著厚厚壹疊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婺源正面
大張檢查完畢,下壹道工序是裁剪,即把大張上的24張人民幣剪下來,變成和我們平時用的壹樣大小的人民幣。接下來就是查小張的人民幣,查小張的人民幣,需要更多的人。而且更難。
晚上我們離開了石家莊,我們在石家莊印鈔廠的壹舉壹動都留在了電腦攝影系統裏。對了,忘了介紹印鈔廠的安全措施之壹,就是每個車間都安裝了24小時不間斷攝影系統,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從電腦記錄中調取,以供參考。
壹、紙幣印刷的過程
壹般來說,紙幣的印刷可以分為四個過程:研究、制版、印刷、分揀。
(1)研究過程:重點研究紙幣的防偽性能和藝術性,根據國家紙幣發行機構的要求設計紙幣圖紙。
(2)制版工藝:制版在鈔票的防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印鈔技術中防偽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制版。紙幣的制版基本可以分為手工雕刻和機器雕刻兩種。紙幣制版是針對原稿中的主圖、圖案、紋飾、線條、文字進行設計。紙錢上的人物、風景等母版畫,都是手工雕刻成原模型,而人物、線條、幾何圖案則是機器雕刻,通過攝影制作成母版。原橫版和母版打樣後,需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核後,才能進行整版印刷。
(3)印刷工藝:這涉及到印版、紙張、油墨、印刷機等的收集和調理。紙幣由專門的印刷機印制,紙幣和油墨都是由國家特許的有關部門秘密制造的,以加強紙幣的防偽功能。
(4)整理流程:相對紙幣印制後,要經過壹系列的工作,確保無誤後才能發行流通。這壹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檢漏、印號、切割、印號、更換壞票、數量統計、包裝入庫。
壹般來說,紙幣的印刷過程基本是按照以下程序進行的:設計紙幣地圖→制作雕版→制作印刷版→膠印→凹印→印刷數量→核對大張→裁成張→核對張數→清點數量→包裝放盒→入庫。
第三套人民幣背面壹元
二、紙幣的印刷方法
紙幣通常通過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和混合印刷來印刷。
(1)平版印刷:平版印刷俗稱膠印。平版印刷是利用油墨的油性和水相斥力原理,通過親油性的圖案部分和耐油性的親水空白部分,用適當的壓力將油墨圖案部分轉移到紙張表面。平版印刷的特點是圖案圖像與印版幾乎在同壹平面上,即其印刷的圖像在印版表面是平的。平版印刷包括套印、疊印、分色、雙面印刷、圖案印刷等。光刻主要用於鈔票背景上的大面積底紋圖案或復雜細線圖案。比如民國24年,財政部印刷局用平版印刷出樣張。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在印版平面以下,用油墨印上圖案圖像而進行的。印刷時,下沈的油墨被轉移到紙張表面,著墨的圖案圖像以三維的方式被放置在紙張上。紙幣上的主要圖案都是手工雕刻的,粗細不壹的線條都是雕塑家精心雕刻的,極難偽造。因此,凹版雕刻印刷具有極強的防偽性。我國第壹套雕版凹版紙幣是清分支印鈔局1910年印制的《清銀行匯兌券》,雕版部分由清政府完成,清政府聘請了壹位美國雕塑家海曲。雕刻凹版主要應用於紙幣的主要圖案。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更喜歡用雕版凹版印刷鈔票主圖。“沒有沒有凹痕的硬幣”這句諺語在世界上很流行。
(3)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它是在印刷時,將印在印版平面上的凸起圖案著墨,然後施加壓力,使其轉移到紙上的壹種印刷方法。凸版印刷多用於印刷紙幣的印章、號碼和簽名。
(4)混版印刷:兩種或兩種以上印刷方法的組合,可稱為混版印刷。現代紙幣采用混合印刷方式,加強紙幣的防偽效果。混合版印刷包括:凸版印刷和平版印刷、雕刻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雕刻凹版印刷和平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等。
第二套人民幣兩元正面
第三,印刷產品
相信收藏者在印鈔票的過程中都會關註到產品,爭先恐後的收藏這樣的東西來取樂。的確,在印制紙幣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壹些“產品”,而且這些產品還是相當多的。我們關註的是紙幣的手繪圖紙或者設計圖紙;母樣延伸、印版樣品延伸、彩色樣品等。在制版中;在打印過程中,會出現測試票、未完成票、壞票等。在清分鈔票的階段,還會有變體票,會有大規模的全張、連張,或者單張的樣張和正式票存檔。
(1)鈔票設計圖
紙錢設計師的紙錢圖紙或是手繪,或是拍照,或是裁剪,或是結合各種藝術手法。這些圖紙是經有關部門許可印刷發行的,稱為紙幣原件。
(2)主樣本擴展
雕刻師將原始紙幣圖案手工雕刻到特殊的多金屬板上。這種刻有紙幣設計圖案的金屬板就是所謂的雕刻母版,通常是鋼板或銅板。母版拓片指的是母版打印出來的樣張,黑色是最常見的,也稱黑樣。
(3)板塊延伸
由符合相應標準的母樣復制而成的印版,此印版拓印的樣品為印版拓印。比如民國三年,交通銀行的印版是10元。
第三套人民幣圓形正面
(4)顏色樣本
在完成的鈔票母版上摩擦各種顏色的墨水形成的樣張就是色樣。專門提供給紙幣發行者擇優使用。比如民國25年央行法幣10元,民國24年中國銀行山東版10元,交通銀行13元,雲南戈壁鐵路銀行10元。
(5)測試票
在印鈔過程中,調試印刷是第壹道工序。考慮到其印刷高度保密和細致,相關部門為了有效掌握紙張的選用和數量,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而壹些在試運行過程中沒有完全出現的紙幣產品,就叫做試票。按照規定,考試票原則上要統壹集中銷毀。但仍有部分考票因人為因素流出市場,被部分收藏者通過各種渠道獲得。
(6)不完整的門票
殘缺票是指紙幣在印刷過程中超過規定印刷量的部分,沒有印刷號碼和簽名。大部分未完成的門票被銷毀,只留下壹小部分存檔備查。
(7)證據
樣張也叫樣票、樣卷和參考書。樣本是指沒有流通價值,由發行者提供給相關銀行或人士辨別真假的紙幣。每種紙幣都有相應的樣本。
(8)鈔票樣本本:對於業務往來,發行鈔票的銀行會將其發行的全套鈔票或傳單裝訂成小冊子,並附上相關說明文字,提交給與之有關聯的銀行參考和鑒別。
(9)官票:經有關機構批準,通過合法渠道在市場上正式流通的紙幣。
(10)逐張:紙幣由母版轉換為印刷版。在壹個印版中,往往被復制成不同張的紙幣,形成壹個大盤子。根據印刷機的容量制成各種規格,如1X4(4張)、2X3(6張)、3X3(9張)、2X等。
(10件)、3X5(15件)、4X4(16件)、4X5(20件)等等。
整版印出來的紙幣就是整版紙幣。這種大型紙幣通常印有“證明”字樣,因為這種紙幣的數量非常少,所以被收藏家們壹致認為是罕見的收藏珍品。連票基本分為以下幾類:
雙聯鈔:兩種沒有切過的聯鈔,包括上下張和左右張,前者多,後者少。
三聯鈔:上下相連的三張未切割的鈔票。
方形紙幣:具有方形結構的未切割紙幣。
四張鈔票:上下相連的四張未切割的鈔票。
整版鈔票:不經裁切,用整版印刷的鈔票。
(11)印鈔:銀行名稱、面值、編號或印刷,以及相應的十字線、色票等標記有時會印在校樣和母拓本的外圍和上部。這種鈔票是印鈔。印刷出來的鈔票流出量少,收藏價值高。
(12)錯幣:是指由於設計上的疏忽造成的圖文不正確的流通紙幣。比如7年的中國銀行兌換證。
(13)變式票:在印刷、蓋章、剪頁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紙幣。這種變體票證有以下類型:
A.反面印刷:鈔票正反面的圖案,壹面或兩面倒置。比如12年,河南省銀行典當了100枚十銅錢。
B.漏印:紙幣在印刷圖案、文字或顏色的過程中,由於疏忽或某種原因而全部或部分漏印,可分為漏印圖片、文字和顏色。
C.套印:即反復印刷鈔票的圖案或文字,使之出現相同的重影。
D.折疊:印刷時鈔票正面或背面的壹個角印在反面,這是紙張折疊不均勻造成的。
E.粘貼:在印刷過程中,將最後壹張紙幣上油墨未幹的紙幣粘貼在前壹張紙幣上,產生倒置的淺色圖文。這種情況叫做紙幣粘住。
F.消隱:在印刷過程中,由於異物的侵入而出現壹些空白。空格越多,越明顯,越珍貴。
G.折疊:紙張因為進入印刷機時放置不均勻而折疊,這樣印刷後,折痕裏面的部分沒有印上圖案,打開後就顯得又空白又長,這叫折疊。
H.字滾:由於數碼機轉動故障,紙幣數量不全。
壹、錯號錯字軌:指同壹張鈔票的左右或上下字軌或號碼不同。
J.缺蓋:待蓋章的鈔票全部或部分缺蓋,包括簽名、印章或地名。
K.倒置封面:加蓋的簽名、地名、印章、標誌等。與原始鈔票圖案序列不壹致。
長度封面:紙幣上印有圖文,可重復印刷。
米(meter的縮寫))福耳:耳朵或蝴蝶出現在壹些紙幣的壹個或多個角落,這被稱為紙幣的福耳。
切割位移:由於切割不當,造成鈔票上、下、左、右邊緣不均勻,整體圖案不在鈔票中心。明顯的錯位就是位移。
O.水印變異:指水印倒置、反轉,或者垂直水印變成水平水印的現象。
頁(page的縮寫)其他變體:這種情況包括紙幣破損、紙張使用不當、顏色印刷錯誤、墨水汙跡或墨水不足等。
流通中的100元和50元人民幣防偽特征簡介
●1.水印
當鈔票暴露在光線下,我們可以看到層次豐富、立體感強、浮雕立體效果的固定水印。
●2.雕刻凹版印刷
其特點是圖像層次豐富,色彩豐富,立體感強,手摸凹凸有致。
●3.多色布線圖案
特征圖案上的線條是由各種顏色組成的,線條的連接處沒有漏線和錯位。
●4.磁性印記
壹個特殊的磁性探測器會在這個部位顯示出磁性信號。
●5種無色熒光圖案
其特點是在壹定波長的紫外線燈照射下,能顯示黃綠色的文字。
6.安全線
它的特點是當鈔票暴露在光線下時,可以看到有壹定寬度的規則金屬線。
●7.不同的版本號。
80版百元券和五元券背面下部印有“1980”字樣。
90版百元券和五元券背面下部印有“1990”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