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女人,多半是這樣的

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女人,多半是這樣的

微信的盛行,讓我們養成了從朋友圈去看壹個人,猜測其個性,勾勒起其生活的形態。

有的人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往朋友圈裏發,想吸引人註意,把朋友圈當成了記事本。

而有的人總是在半夜感傷,發壹些惆悵的字句,看起來讓人心疼,不過也勾人傷感的情緒。

還有的人專註於炫耀名牌標誌,炫耀詩和遠方,仿佛壹副人生贏家的姿態,沈溺於虛假繁榮裏。

從形形色色的朋友圈,也可以窺探其七七八八了。

有壹個很奇怪的現象,有的女人從來不發朋友圈,從來沒見過她的任何動態,這樣的女人真的只是低調嗎?

其實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女人,往往是這樣的心思。

網絡上再熱鬧,再受人專註,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

而有壹種女人,從壹開始,就沒有迎合潮流,無論朋友圈是否盛行,都影響不到她,她只是埋頭專註於現實生活而已。

比起無意義的社交,更專註孩子的教育,自身的興趣發展,哪怕是出去跑跑步,也好過無意義的閑聊和發牢騷。

其實並沒有好與壞,只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已。

妳無需看不慣,也不需評論,個人有個人的選擇,選擇承擔而已。

在這個大千世界,需要做的就是接納,接納和妳不壹樣的人,也接納自己。

做個務實派,專註於當下的生活,感受更真實的喜怒哀樂,沒什麽不好。

發朋友圈也是有講究的,要美圖還要配上文案,這並不是壹件輕松的事情。

對於有的人來說,自覺生活很平淡乏味,沒什麽好記錄的,而有些情緒和感受,是無人可以分享的,所以就選擇了默默忍受。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她的朋友圈是空空如也,既不記錄生活,也不抒發心情,顯得神秘且又真實。

人壹旦經歷壹些事情之後,就會開始變得真實,不想再活在虛假繁榮裏,也不想構造情緒的世界。

不知道怎麽表達,索性就失去表達欲,壹片空白也未嘗不可。

人沒必要逼著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既然不想發不會發,留白也是可以的。

壹旦有了這樣的想法,朋友圈就長久不經營,變成了壹片空白地,惹人遐想和猜忌也無妨,沒什麽比遵從自己內心的指令生活更重要了。

發牢騷,感傷悲秋,是年輕人的專屬,而對於成家的人來說,真的是壹種奢侈。

對於中年女人來說,不僅要工作,還要操持整個家,平衡各種關系,每天光是應付這些,已經是頭大了。

她是真的很忙碌,稍微空閑的時間,還要給自己充電,生怕壹不小心,就被新人擠下了位置,她是很有危機意識的。

微信對於她來說,只是工具,她是真的沒空,也不想整天沈溺在虛擬社交裏。

她不懂得朋友圈裏的無病呻吟,不懂那些曬風景曬幸福,她每天都是快節奏的生活,忙工作忙孩子,甚至還要照顧老人。

這就是她的日常,她甚少去翻看別人的朋友圈,更是沒空經營自己的朋友圈,壹片空白成為了壹貫的標簽。

這是成年女人的常態,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了,沒時間和心思顧及其他了,其實這種專註生活的充實,也是蠻好的。

每個人的個性不壹樣,做出的選擇也不壹樣,生活的方式更是不壹樣。

無論哪種,都是我們的選擇,無需向他人解釋,選擇了就要承擔,其實每個人都在默默趕自己的路而已。

天天發朋友圈也好,從來不發朋友圈也好,只是個人習慣和選擇而已,無需評論,無論是哪種,我們都要專註於當下的生活,不辜負自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