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思是使用別人的辦法來對待那個人自己。
出處:宋·朱熹《中庸集註》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白話譯文:所以君子對人的懲治,就是用那個人的辦法,反過來懲治那個人本身。
用法:作謂語、賓語。
例句:他這麽壞,我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擴展資料:
《中庸》是中國古代關於修身養性的道德哲學論著。它是儒家經典之壹。它起源於《禮記》的第三十壹章,據說是戰國時期子思寫的。
它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視“誠”為世界本體,認為“誠”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提出了“博學、問、思、識、行”的學習過程和認知方法。
宋代將《禮記》與大學、《論語》、《孟子》合而為壹為四書。宋元以後,它成為學校的正式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目,對中國古代的教育和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程浩的《中永壹》、程頤的《中永解壹》、朱熹的《中永張政》、李公公的《中永傳政》、戴震的《中永附註》、康又維的《中永附註》、馬啟昌的《中永壹釋》、胡化辰的《中永說》等等。
百度百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擴展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