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全稱為開放源代碼,就是用戶利用源代碼,在遵循開源協議(GNU)進行使用、編譯和再發布。雖然大家可以修改,但開源系統同樣也有版權,也受到法律保護。
用戶在使用開源產品時,不但需表明產品來自開源軟件和註明源代碼編寫者姓名,而且還應把所修改產品返回給開源軟件,否則所修改產品就可視為侵權。
簡單的來說,比如谷歌開發了安卓系統最基礎的框架了,華為等手機廠家可以利用其源代碼開發修改升級匹配自身的系統,但是因為基礎源代碼來自於安卓。而且開發者對於源代碼的任何改進都必須要告知開源軟件的公司,這樣也有利於開源的公司進壹步提高源代碼。
擴展資料:
開源的缺點:
主要表現為管理成本、設計程序議題以及組織可信賴性等。首先就管理成本而言,主要是因為壹旦計劃發展到壹定程度,其創新、修正的質量必然變大,參與人數眾多,當然也會造成壹定的管理成本,另外,整合、決策架構都會增高管理的成本。
其次就設計程序議題來看,其不斷釋出新版本,將造成消費者需要不斷重新安裝的困擾,並且由於其設計上通常較不關心友善的界面,會增加使用者的接近使用的難度。
最後就組織可信賴性而言,使用者會在意其使用的計算機軟件可從開發組織中獲得如何的支持和關心軟件的未來發展方向。
百度百科-開放源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