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學習(就像追趕什麽似的)生怕趕不上,學到了還唯恐會丟失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思想理念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孔子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三句話。第壹句寫要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第二句寫要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學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說孔子自己讀書的時候多記多背,學習不知滿足,教誨他人不知疲倦。孔子還認為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光是思考但不學習,就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