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受到屈辱文言文

受到屈辱文言文

1. 文言文翻譯:未嘗屈辱

原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 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壹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後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壹遇。”

譯文

過去周朝有個人,(壹生)多次求官沒有得到君主賞識,(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麽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賞識。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麽壹次都得不到賞識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壹次賞識,未能做官。”

仕:做官。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賞識。 時:時機,機會。 就:古今異義,都是動詞,都解釋為“完成”“實現”。啟示學業須紮紮實實,學好精通;投機鉆營,肯定失敗。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2. 帶辱字的文言文

①恥辱。《嶽陽樓記》:“寵辱皆忘,把酒臨風。”

②可恥。《五人墓碑記》:“其辱人賤行也,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③辱沒;受屈辱。《馬說》:“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④侮辱;欺辱。《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⑤玷辱;辜負。《漢書·蘇武傳》:“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⑥謙詞。用於客套,意思是由於自己使對方受屈辱,可譯為“承蒙”、“屈尊”、“勞駕”等。《報任安書》:“曩者辱賜書。”《肴之戰》:“君何辱討焉?”

3. 張儀受辱文言文翻譯

張儀受笞

張儀已學而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壁***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釋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

譯文:張儀完成學業,就去遊說諸侯。他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壹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又無品行,壹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於是,大家壹起把張儀抓起來,用荊條拷打了幾百下。張儀不肯承認,(門客)只好放了他。他的妻子說:“唉!您要是不讀書遊說,又怎麽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妳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

張儀受笞 是原文

張儀受辱已經是白話了

4. 張儀受辱文言文翻譯選讀

張儀①受辱

張儀已學而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③之。其母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張儀既相秦,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⑥且盜而城!”

(選自《史記》)

註釋:——

① 張儀:與蘇秦同為戰國時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③醳(shì):通“釋”,釋放。④檄(xí):征討的文書。⑤而:妳的。⑥顧:卻,反而。

譯文——

張儀完成學業,就去遊說諸侯。他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壹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又無品行,壹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於是,大家壹起把張儀抓起來,用荊條拷打了幾百下。張儀不肯承認,(門客)只好放了他。他的妻子說:“唉!您要是不讀書遊說,又怎麽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妳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張儀做了秦相以後,發出文告對楚相說:“我以前和妳壹塊喝酒,我沒有偷妳的璧,妳卻鞭打我,妳好好守著妳的國家呀,我快要盜竊妳的都城了。”

望采納,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