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花非花原文_翻譯及賞析

花非花原文_翻譯及賞析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唐代·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宋詞三百首 , 人生感悟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說它是花不是花,說它是霧嗎不是霧。

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

來時仿佛短暫而美好的春夢?

離去時又像清晨的雲彩無處尋覓。

簡析

白居易既然號香山居士,所謂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薩道之人,古此詞又不得不從白居易的身份考慮。

花非花:其實說的是自然界的真實狀況,是對作者修行證悟的最好說明。也就是說花的長成,並不是因為人們給他們命名為花而長成。就像妳的名字,並不可代表妳這個人。而是人為的壹種稱呼。而這種行為在修道之中,被稱為汙染了人心。

霧非霧:同上。前壹個霧如果指的是“霧”這個自然現象,那麽顯然不是“霧”這個大家所認為的漢字。

來如春夢幾多時:所以下面這句正好點名了作者的心思。對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的感慨。更是作者在體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霧非霧這個道理之後,對自己的“之前”,以及對仍未明白的人的壹種感慨。

賞析二

這首詩通篇都是隱語,主題當是詠官妓。當時各級官府都有壹定數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 *** 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官妓不同於壹般的 *** ,更不同於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長。故末二句發出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蔔的感嘆。上句言會短,下句言別長。其中“夢”、“朝雲”的描寫是借用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中關於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會。因為語言文字運用得巧妙,把男女歡愛之事抒寫得很含蓄,富於詩意。

賞析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壹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壹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壹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裏獲得壹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佳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裏取喻於花與霧,在於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壹比。這裏“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壹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壹嘆:“去似朝雲無覓處”。

詩由壹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它們環環緊扣,如雲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壹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壹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壹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再者,前壹例用南箕、北鬥、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後壹例用菸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壹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壹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並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壹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壹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雲”,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壹模壹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壹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壹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後,更告訴讀者關於此詩歸趣的壹個訊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壹目的所作吧。

創作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裏,戍人猶在玉關西。——宋代·賀鑄《杵聲齊·砧面瑩》

杵聲齊·砧面瑩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裏,戍人猶在玉關西。 宋詞三百首 , 閨怨懷遠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代·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宋詞三百首 , 考試 , 抒懷豪邁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壹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壹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宋詞三百首 , 相思 , 宴會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