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牛軛礁的巡礁記錄

牛軛礁的巡礁記錄

(“巡礁記錄”是海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王愛國《遊弋南沙》所記錄的他作為南航部隊官員巡察南沙時的經歷,南航部隊的工作包括巡察,其中有的內容涉及牛軛礁情況。)

通過發表的部分零星信息,有跡象表明牛軛礁和安達礁為中國大陸所掌握。其中包括如下記錄。

(百度百科該詞條再編輯者說明:下面的巡礁記錄沒有說明來源,但比較發現,只能來自2005年出版的海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王愛國《遊弋南沙》所記錄的他作為南航部隊官員巡察南沙時的經歷。理由是:“巡礁記錄壹”說“發現牛軛礁上有壹堆人工堆積的黃沙”,而王愛國《遊弋南沙》“夜泊南熏礁”說:“在昨天下午,我們到達南熏礁,小南薰礁上和安達礁上都有類似牛軛礁上的黃沙丘。”相同說法的時間點壹樣,而且類似文獻稀少,這種文獻的作者難為他人。) 牛軛礁是因為礁盤露出海面象牛的軛頭由此而得名。(2004年11月9日)11時30分,我艦巡至牛軛礁北邊,發現牛軛礁上有壹堆人工堆積的黃沙,大約8米長,2米高,很明顯是人工堆積的沙丘,在200米附近的壹漁船在此守候,看到我們巡邏艦來時,立即掛上壹面紅旗,由於距離較遠看不清是哪個國家的船。我們立即請示上級,並通報了情況。

12點多鐘,接上級首長指示,要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查明漁船身份。接通知後,我繼續前行,該船見我們靠近也起錨北行,由於航道窄小,航海長說只能進,出來不好調頭,只好再度拋錨,那艘漁船見我們拋錨也停下來。當我們準備放小艇全赴武裝準備前去查明時,副炮壹名士官從瞄準鏡看清了該漁船懸掛的是五星紅旗,因此我們中止了進壹步行動。

至此,我們仍然搞不清這堆沙是何所為,如果是我方在自己的礁盤上建礁堡,當然是理所當然,如若是他方搗亂,那我們就要采取行動。

探明漁船的國籍,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我們繼續巡礁,往安達礁駛去。

我們又壹次親臨南沙群島鬥爭形勢的復雜與嚴峻。 位於九章群礁西南端的赤瓜礁(Ψ9°43'N,λ114°17'E),南北長2.5海裏,東西寬1.2海裏,礁盤形如赤瓜,距越軍侵占的鬼喊礁、瓊礁只有幾海裏,是個有火藥味的海域,88年曾在這裏發生中越3.14海戰,礁堡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醒目地同英雄礁三個大字,周圍飛湧的藍綠色浪花,是珊瑚礁盤的壹大特征。戰備值班艦艇就錨泊在附近海域,在雙方槍炮的武裝對峙中,常能見到我國漁船自在地進行漁業活動,壹派和平勞動的繁榮景象。

九月巡礁的第壹天,艦艇航渡四個小時才來到美濟礁(Ψ9°54'N,λ115°32'E),寬度為0.4海裏的環形礁盤象壹個淹沒在海水中的大型火山口,周邊對稱地建有四個高腳屋,中間是個東西4.2海裏南北2.7海裏的鵝卵形瀉湖,黛蘭色的湖面微波蕩漾,平均水深20米,是壹個優良的避浪錨地,通過瀉湖入口的狹水道,艦艇進入瀉湖遊弋,裏面有漁船、勘測船錨泊著。

繞道安達礁、牛軛礁,在望遠鏡裏能清楚地看到我國的主權碑。沿途我們檢查驅逐了在附近作業的菲律賓小漁船。傍晚,艦艇錨泊在九章群礁中夾於越軍占據的染青沙洲與景宏島東西幾海裏之間的東門礁(Ψ9°55'N,λ114°28'E)海域附近。在海圖上可以看到,南北房基部分都是由幾個可以存放淡水的水泥箱組成,結構與其它礁堡相似,抗風力在十二臺風以上。

在南沙我們除了守礁,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巡礁。

上午在起錨前,艦領導針對巡礁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研究布置了對壹些無人礁盤上,越南、菲律賓等國可能在礁盤上會做些小動作的應對措施(譬如立牌、插桿等),制定處置異常情況的預案。

8:40時準時起錨,從赤瓜礁駛向牛軛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華人民***和國在牛軛礁建有主權碑,南沙群島(東門礁)守礁官兵定期巡護,維護中國領土主權(《遊弋南沙》):“繞道安達礁、牛軛礁,在望遠鏡裏能清楚地看到我國的主權碑。沿途我們檢查驅逐了在附近作業的菲律賓小漁船。傍晚,艦艇錨泊在九章群礁中夾於越軍占據的染青沙洲與景宏島東西幾海裏之間的東門礁(Ψ9°55'N,λ114°28'E)海域附近。在海圖上可以看到,南北房基部分都是由幾個可以存放淡水的水泥箱組成,結構與其它礁堡相似,抗風力在十二臺風以上。

主權碑何時建立的?1993年5月中國科學院南沙科學綜合考察隊登上安達礁等等壹批南沙島礁進行科學考察(趙煥庭主編、中國科學院南沙綜合科學考察隊群體參編《南沙群島自然地理》第12頁,科學出版社 1996年)。主權碑應該是這個時期樹立的。 2005年出版的海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王愛國《遊弋南沙》“夜泊南熏礁”說:“從牛軛礁出來,我們又先後到了安達礁,再返回,經過東門礁、無名礁等,每經過壹個礁我們都向守礁官兵發了慰問電,並收到了回音。此間經過了越南占領的鴻庥島、景宏島,從望遠鏡望去,兩個島上都有樹林、營房等,景色很美。前些日子,我在中央廣播電臺早間新聞曾聽到越南在組織旅遊團就是到鴻庥島觀光,引起了中國人民抗議,任何違犯條約的言行我們都有責任制止。——在昨天下午,我們到達南熏礁,小南薰礁上和安達礁上都有類似牛軛礁上的黃沙丘,我個人認為,這是針對南沙形勢我方采取的行動。”

“每經過壹個礁我們都向守礁官兵發了慰問電”:“每經過壹個礁”包括牛軛礁,因為“從牛軛礁出來”屬於當時南航部隊王愛國等官兵的巡察,屬於巡察過程的“經過”,而且是“經過”式巡察的階段性起點。

因此,王愛國的記錄說明牛軛礁當時有中國官兵駐守。另外,有比較性佐證:有守礁官兵的礁包括某個無名礁,而大名鼎鼎的牛軛礁比那個無名礁重要得多,守護牛軛礁比守護那個無名礁重要得多,按正常道理,守護牛軛礁之後才輪得上守護那個無名礁。 守護牛軛礁主要是什麽形式?可以比較安達礁。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南海!南海!》第96頁說:某年,中國南海漁政總隊曾慰問在安達礁的臨時觀潮站,僅有壹名海軍中校。臨時觀潮站是壹小竹棚,除觀測器材外,僅有壹個煤油爐,壹箱罐頭。”

——值得了解:觀潮站是駐守點,小竹棚是簡易建築物,壹些時候僅有壹名海軍中校不等於所有時候如此,人數多少看相關需要。——比較:越南占據很多島礁的早期性重要方式是,壹些島礁只派壹二個士兵用個小漁船看護壹個礁,如果有競爭者上礁,壹二個人自然是不夠,但在沒有競爭者的某階段環境裏壹二個人時不時地留守即可。

似為觀潮站小竹屋:比較於安達礁而言的。所謂“似”,因為不能確定。 前面所引王愛國《遊弋南沙》某章的“巡礁記錄壹”說:“(2004年11月9日)11時30分,我艦巡至牛軛礁北邊、、、、、在200米附近的壹漁船在此守候,看到我們巡邏艦來時,立即掛上壹面紅旗、、、、、當我們準備放小艇全赴武裝準備前去查明時,副炮壹名士官從瞄準鏡看清了該漁船懸掛的是五星紅旗”。

可見,牛軛礁附近的壹漁船在此守候,遇到其它的船就懸掛出五星紅旗,顯示中國主權。

駐守形式可以內外結合,小漁船駐守是外在形式,可以作早期形式的駐守,也可作第二階段的補充形式。

駐守是以某地為專壹的工作本位,巡守是以壹批對象為工作本位,在壹個地方呆的時間不長,到處巡來巡去。

小漁船駐守是不是要時時刻刻在駐守?駐守沒有要求時時刻刻,有事可以時不時地外出、家還是自己的,以某地為專壹的工作本位,能連續地經常到位,就是壹種駐守形式,這超越了巡守類型。 牛軛礁上的黃沙丘及“巡礁記錄壹”說明是中國大陸控制的:黃沙丘是用來建設的(不是建主權碑,因為早就建立了),又沒有建礁堡,應該是建立微型的海洋生物觀測點) 。

微型建設的背景:據王愛國《遊弋南沙》“夜泊南熏礁”節,越南在2002年簽訂《南海行為宣言》之後組織旅遊團到鴻庥島等南沙島礁觀光,違反該宣言的要求,加之如越南所占鴻庥島駐兵多次企圖侵占小南薰礁等,所以中國隨後采取了應對措施,挖出黃沙丘預備建設、防備不測之事。——1990年出現過中國守礁官兵全體死難的南薰礁案件,肯定需要防備。 王愛國《遊弋南沙》只是記錄了他作為南航部隊官員在2004年巡察南沙、包括巡察牛軛礁時所知道的情況,說明2004年牛軛礁有中國官兵駐守(如果參考安達礁的情況則可能是觀潮站小竹棚),而且還有中國小漁船駐守牛軛礁。後來情況如何?不明,有待新資料說話。但只要中國沒聲明放棄,法理上就是繼承駐守礁性質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