趔趄lièqie
1.身體搖晃,腳步不穩。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不覺的身趔趄,不覺的醉模糊。”
《紅樓夢》第四四回:“﹝ 鳳姐 ﹞揚手壹下,打的那丫頭壹個趔趄,便躡腳兒走了。”
2.? 進退不定,畏畏縮縮。形容尷尬的樣子。
引《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老婆子討得沒趣,只得趔趄著退到後面。”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得站在書房門口趔趄著,欲進不進。”
趔趄[ liè jū ]
⒈? 身體搖晃,站立不穩的樣子。元·鄭廷玉也作「趔趔趄趄」。
引《後庭花·第二折》:「不覺的身趔趄,不覺的醉模糊。」
《紅樓夢·第四四回》:「說著,也揚手壹下,打的那丫頭壹個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