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中庸》。
“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句出自於《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豫,亦作“ 預 ”。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或後悔的事。哲學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作品簡介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壹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壹,原屬《禮記》第三十壹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