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的讀音為 "bái liǎn"。
它是壹種植物的名稱,也稱作野生半夏。該植物通常生長在水邊或濕潤的地方,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藥用價值,被廣泛用於中醫藥領域。
白蘞
拓展:
白蘞(學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菊科植物,也稱作野生半夏、白術。它通常生長在溫帶地區的林下、林緣、山坡和河流旁邊等地方,分布於中國中部、東南部和南部等地區。
該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約1米左右,根莖肥大,葉子呈卵形或披針形,花序圓錐形,花黃綠色。
白蘞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止咳平喘以及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在中醫藥領域被廣泛應用。其主要成分包括揮發油、黃酮類、苷類、萜類和多糖等。白蘞的制劑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粉末、浸膏、顆粒等,可以口服、泡茶或外用。
除了藥用價值之外,白蘞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作為壹種優秀的園林綠化植物,白蘞不僅可以做為單株進行種植,還可以與其他落葉灌木組成灌木林。
白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