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Nicholas Louis Vauquelin (法國
巴黎) 發現並分離出。 [編輯] 來源 自然界沒有遊離狀態的鉻,主要的礦物是鉻鐵礦{Chromite [Fe
Mg(CrO4)]} [編輯] 用途 用於制不銹鋼,汽車零件,工具,磁帶和錄像帶等。 鉻鍍在金屬上可以防銹,也叫可多米,堅固美觀。 [編輯] 生理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三價的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六價鉻是有毒的。人體對無機鉻的吸收利用率極低,不到1%;人體對有機鉻的利用率可達10-25%。鉻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較低、均以三價的形式存在。 確切地說,鉻的生理功能是與其它控制代謝的物質壹起配合起作用,如激素、胰島素、各種酶類、細胞的基因物質(DNA和RNA)等。鉻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對調節體內糖代謝、維持體內正常的葡萄糖耐量起重要作用。 影響肌體的脂質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預防心血管病。 是核酸類(DNA和RNA)的穩定劑,可防止細胞內某些基因物質的突變並預防癌癥。 正常健康成人每天尿裏流失約1微克鉻。 啤酒酵母、廢糖蜜、幹酪、蛋、肝、蘋果皮、香蕉、牛肉、面粉、雞以及馬鈴薯等為鉻的主要來源。 [編輯] 危害 危害途徑:吸入、食入、皮膚接觸等 [編輯] 對皮膚 皮膚直接接觸鉻化合物所造成的傷害 [編輯] 鉻性皮膚潰瘍(鉻瘡) 鉻化物並不損傷完整的皮膚,但當皮膚擦傷而接觸鉻化合物時即可發生傷害作用。鉻性皮膚潰瘍的發病率偶然性較高,主要與接觸時間長短,皮膚的過敏性及個人衞生習慣有關。鉻瘡主要發生於手、臂及足部,但只要皮膚發生破損,不管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指甲根部是暴露處,容易積留臟物,皮膚也最易破損,因此這些部位也易形成鉻瘡。形成鉻瘡前,皮膚最初出現紅腫,具搔癢感,不作適當治療可侵入深部。潰瘍上蓋有分泌物的硬痂,四周部隆起,中央深而充滿腐肉,邊緣明顯,呈灰紅色,局部疼痛,潰瘍部呈倒錐形,潰瘍面較小,壹般不超過3mm,有時也可大至12—30mm,或小至針尖般大小,若忽視治療,進壹步發展可深放至骨部,劇烈疼痛,愈合甚慢。 [編輯] 鉻性皮炎及濕疹 接觸六價鉻也可發生鉻性皮炎及濕疹,患處皮膚搔癢並形成水泡,皮膚過敏者接觸鉻汙染物數天後即可發生皮炎,鉻過敏期長達3—6月,濕疹常發生於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份,偶爾也發生在足及踝部,甚至臉部、背部等。 [編輯] 對呼吸道 [編輯] 鉻性鼻炎 接觸鉻鹽常見的呼吸道職業病是鉻性鼻炎,該病早期癥狀為鼻粘膜充血,腫脹、鼻腔幹燥、搔癢、出血,嗅覺減退,粘液分泌增多,常打噴嚏等,繼而發生鼻中隔潰疹,潰疹部位壹般在鼻中隔軟骨前下端1.5cm處,無明顯疼痛感。 鉻性鼻炎根據潰瘍及穿孔程度,可為三期: 糜爛性鼻炎,鼻中隔粘膜縻爛,呈灰白色斑點。 潰瘍性鼻炎,鼻中隔變薄,鼻粘膜呈凹性缺損,表面有濃性痂蓋,鼻中粘膜蒼白,嗅覺明顯衰退。 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軟骨可見圓形成三角形孔洞穿孔處有黃色痂,鼻粘膜萎縮,鼻腔幹燥。 [編輯] 對眼及耳 眼皮及角膜接觸鉻化合物可能引起 *** 及潰瘍,癥狀為眼球結膜充血、有異物感、流淚刺痛、視力減弱,嚴重時可導致角膜上皮脫落。 鉻化合物侵蝕鼓膜及外耳引起潰瘍僅偶然發生。 [編輯] 對腸胃道 誤食入六價鉻化合物可引起口腔粘膜增厚,水腫形成黃色痂皮,反胃嘔吐,有時帶血,劇烈腹痛,肝腫大,嚴重時使循環衰竭,失去知覺,甚至死亡。 [編輯] 全身中毒 此種情況甚少,癥狀是:頭痛消瘦,腸胃失調,肝功能衰竭,腎臟損傷,單接血球增多,血鈣增多及血磷增多等。 [編輯]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汙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用氯黴素眼藥水或用磺胺鈉眼藥水滴眼,並使用抗菌眼膏每日三次,嚴重時立刻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嚴重時立刻就醫。 食入:立即用亞硫酸鈉溶液洗胃解毒,口服1%氧化鎂稀釋溶液,喝牛奶和蛋清等,就醫。 鉻的特性 釩 - 鉻 - 錳 鉻 鉬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d/d1/Cr-TableImage 元素周期表 總體特性 名稱
符號
序號 鉻、Cr、24 系列 過渡金屬 族
周期
元素分區 6族
4
d 密度、硬度 7140 kg/m3、8.5 顏色和外表 金屬光澤,銀色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e/e3/Cr%2C24/125px-Cr%2C24 地殼含量 無數據 原子屬性 原子量 51.9961 原子量單位 原子半徑(計算值) 140(166)pm ***價半徑 127 pm 範德華半徑 無數據 價電子排布 [氬]3d54s1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2,8,13,1 氧化價(氧化物) 6,3,2(強酸性) 晶體結構 體新立方格 物理屬性 物質狀態 固態 熔點 2130 K(1857 °C) 沸點 2945 K(2672 °C) Magic ordering AFM (rather: SDW) 摩爾體積 7.23 ×10-6m3/mol 汽化熱 344.3 kJ/mol 熔化熱 16.9 kJ/mol 蒸氣壓 990 帕(2130K) 聲速 5940 m/s(293.15K) 其他性質 電負性 1.66(鮑林標度) 比熱 450 J/(kg·K) 電導率 7.74×106/(米歐姆) 熱導率 93.7 W/(m·K) 第壹電離能 652.9 kJ/mol 第二電離能 1590.6 kJ/mol 第三電離能 2987 kJ/mol 第四電離能 4743 kJ/mol 第五電離能 6702 kJ/mol 第六電離能 8744.9 kJ/mol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產物 50Cr 人造 >1.8×1017 年 電子捕獲 ? 50Ti 51Cr 人造 27.7025天 電子捕獲 0.753 51Ti 52Cr 83.789 % 穩定 53Cr 9.501 % 穩定 54Cr 2.365 % 穩定
參考: 已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