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誰知道"壹物生來有壹身,壹身還有壹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的出處?

誰知道"壹物生來有壹身,壹身還有壹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的出處?

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相傳為宋代易學家邵雍所著,是壹部以易學中的數學為基礎,結合易學中的“象學”進行占蔔的書,相傳邵雍運用時每卦必中,屢試不爽。梅花易數依先天八卦數理,即乾壹,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隨時隨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種多樣。

數字吉兇

數字都有其獨特及深奧的含義存在。也就是「數理屬性」與「五行屬性」。而關於「數字吉兇」,是用深奧的「周易梅花易數」來分析,再經過歷史印證的結果而得來的。

梅花易數的起因

宋朝易學大師 邵康節在觀賞梅花時,偶然看見麻雀在梅枝上爭吵,以易理推衍後,預言明日夜晚會有女子前來來摘折梅花,被園丁發覺而追逐,女子驚慌跌倒傷到膝蓋;此預測現象果真在隔夜絲毫不差地得到驗證,因此邵康節名聞於當時,大家將這種預測方法取名為「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的用途

「梅花易數」除爻辭解釋外,還有吉兇趨勢圖。「梅花易數」可以產生聲音、方位、時間、動靜、地理、天時、人物、顏色、動植物等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壹切感知的事物異相,作為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方法。

梅花易數起卦法

地支數:子1、醜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先天八卦數:乾壹,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以年支序數加農歷月份數,加農歷日數總和除以8,以其余數為上卦。

再以年月日相加的總和數加上算卦的時辰序數之和除以8,取其余數為下卦,

再以年月、日時相加的總和數除以6,取其余數為動爻,動爻須變,是陽爻就變成陰爻,動爻是陰爻就變成陽爻,不動的卦爻則不變,動爻所在的卦將變成另外壹個卦。

實際梅花易數起卦法多種多樣,不壹定非以時間來起卦預測,也可以讓別人報數預測,或寫壹個字,以字的筆畫數起卦預測,或聽到某種聲音,數其幾聲起卦或見到壹組數字也可起卦預測,這就是梅花易數預測法的靈活性,而且準確性很高。

----------------

壹、《梅花易數》非邵雍所作

《梅花易數》冠以北宋著名道學家邵康節(堯夫)的名字,被說成是邵雍的著作,果真如此嗎?

首先,讓我們來考察壹下《宋史》。《宋史》邵雍本傳記載:“雍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是書無所不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後來,遊學四方,跨河、汾,越淮、漢,周流齊、魯、宋、鄭之舊墟,經歷了很長時間才返歸河南故裏。又跟隨***城令李之才學習,受《河圖》、《洛書》,伏羲六十四卦圖象。“及其學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觀夫天地之運化,陰陽之消長,遠而古今世變,微而飛走草木之性情,深造曲暢,庶幾所謂不惑,而非依仿象類、臆測屢中者。道衍宓羲先天之旨,著書十余萬言行於世,然世知其道者鮮矣。”“所著書曰《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詩曰《伊川擊壤集》。”這是本傳對邵雍學業及著書的記錄,並沒有邵雍著《梅花易數》的文字。就是對於邵雍當時所謂“雍有玩世之意”,“於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以其動而推其變”,對世事皆能加以預言的傳聞,《宋史》作者也認為是“當時學者因雍超詣之識,務高雍所為”,並明確斷言:“雍未必然也。”

《宋史·邵伯溫傳》記述邵雍之子的事跡,講他“入聞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與司馬光等人成為再世之交。伯溫也曾論及邵雍之學,說:“先君先天之學,論天地萬物未有不盡者。其信也,則人之仇怨反復者可忘矣。”其著書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誣》、《周易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近百卷。這裏,也沒有壹言及《梅花易數》。

《宋史·藝文誌》著錄宋代所見書籍九千八百十九部,十壹萬九千九百七十二卷,其中經部《易》類二百十三部,壹千七百四十卷,錄有“邵雍《皇極經世》十二卷,又《敘篇系述》二卷,《觀物外篇》六卷,《觀物內篇解》二卷(邵伯溫編)”;子部儒家類錄有“邵雍《漁樵問對》壹卷”,蓍龜類三十五部,壹百卷,惟獨沒有所謂邵康節所著《梅花易數》。

不僅如此,我們還考察了宋代與邵雍同時,而且交往密切的學者,如司馬光、呂公著、程顥、程頤、張載、王安石等人的有關史料和著述,都沒有講過邵雍著作《梅花易數》之事;即使視《周易》為蔔筮之書,對所謂麻衣道者之書作過詳細考證,而又十分推崇邵雍先天易學的南宋易學大家朱熹,也沒有壹字提及《梅花易數》。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結論:邵康節著《梅花易數》,從史實上看,是子虛烏有的事。

其次,我們再來考察《梅花易數》壹書的內容。《梅花易數》卷壹在“占法”之後列有“玩法”,大概是要告訴世人《梅花易數》的占玩方法。但它不講具體方法,卻直接用壹首詩來代替。“玩法”雲:

壹物其來有壹身,壹身還有壹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壹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仙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

此詩與邵雍《擊壤集》中的《觀易吟》極其相似。《觀易吟》雲:

壹物從來有壹身,壹身還有壹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壹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傳只在人。

明眼人壹看便知,《梅花易數》“玩法”系抄錄《觀易吟》而來,卻又作了改動。但這壹改動非同小可,使起含義與原詩義蘊風馬牛而不相及。這表明,《梅花易數》的作者根本沒有讀懂邵雍的詩文,或者出於別有用心。原詩是說,人心具備天地乾坤之理,天人本無兩樣,天道變化的法則也是人心思維的法則。《梅花易數》將“天人焉有兩般義”改為“仙人亦有兩般話”,將“體用”改為“造化”,就根本抹殺了邵蠅易學所體現的體用不離的基本原則和天人合壹的崇高境界,而使之墮落為占命蔔問的壹種工具。此種與邵氏易學思維截然不同的東西,怎能出自邵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