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千夫所指,無病而死。這裏寫作“千夫所指,萬人所踏”更傾向於千夫所指的意思:被眾人所指責,被眾人所踐踏。
千夫所指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出自《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西漢末年,漢哀帝劉欣是個貪圖酒色的荒淫無恥的皇帝,他貪圖美色,看上侍禦史董恭的兒子董賢,因為他漂亮,就讓他做大司馬,封高安侯,百官通過他才能奏事,董賢動不動就賞人1000兩黃金。禦史大夫王嘉上書指責他是千夫所指的罪人。
擴展資料:
魯迅曾用千夫所指寫過壹首名詩,其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廣為傳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在北京時,曾被北洋軍閥政府免職通緝,受到壹些文人的攻擊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魯迅在上海,又遭受當時國民黨統治者的種種威脅和迫害。
當時國民黨統治者壹面禁止書報,封閉書店,頒布惡出版法,通緝著作家,壹面將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處以死刑。作者魯迅的處境十分險惡。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寫下了這首詩。
百度百科-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