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金是指社會主義國家公職人員以貨幣工資的形式從社會領取的勞動報酬。
1、拼音:xīnjīn。
2、出處:鄒韜奮《經歷》十二:幸而約翰的圖書館要雇用壹個夜裏的助理員,每夜壹小時,每月薪金七塊錢。
3、例句:職員的薪金。
4、同義詞:薪俸:薪水,俸給的合稱。出處:鄒韜奮《經歷》二:“在鐵路上做了工程師,每月有著壹千或八百元的豐富的薪俸。”
薪金的名稱來源:
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有多種稱法,如:“月給”“月俸”“月錢”等。在魏晉六朝時,“薪水”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漸漸成為日常生活開支費用的意思。如《魏書.盧昶偉》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這裏的“薪水”即為日常費用。
而明朝時曾將俸祿稱為“月費”,但後來又改稱為“柴薪銀”,意思是幫官員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生活費用的支出。?
現今我們上班族按月領取的工作酬勞金,其實就跟古代的月俸、月費是壹樣的,主要目的也是用來支付日常生活開銷。所以人們也就把工資稱為“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