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chōng tū:
1.沖殺奔突
2.對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質(如觀念、利益、意誌)的互相幹擾
3.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和
4.意見不合,發生爭執
1、沖襲;突擊。指近戰。
①《後漢書·劉虞傳》:“ 瓚 乃簡募銳士數百人,因風縱火,直沖突之。”
②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渭水三》:“ 操 與 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輒為 超 騎所沖突。”
③宋葉適《開禧二年上寧宗皇帝第二劄子》:“臣伏覩 建炎 、紹興渡 江 之後,非不欲固守兩 淮 、 襄 、 漢 ,而虜人沖突無常,勢不暇及。”
④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命蹶張之士傳饗,持壹靈姑鈈大暑中趨賊。賊持壘為險,單騎沖突,左右翼踣之。”
⑤劉揆壹《黃花崗之役·黃興傳記》:“戰至距離相去二百米達時,敢死隊伏而不動;及 清 軍追至壹百米達,乃奮起沖突, 清 軍死至三千餘人。”
2、水流沖擊堤岸;亦謂水流奔突。
①唐元稹《重誇州宅景色》詩:“為問 西州 羅剎 岸,濤頭沖突近何如?”
②宋蘇軾《晁錯論》:“昔 禹 之治水,鑿龍門,決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
③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壹》:“橋下水湧流兩崖石間,沖突甚急,南來大溪所不及也。”
④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壹:“鹹水沖突而起,如濟南之 趵突泉 然。”
3、直闖。
①宋 何薳 《春渚紀聞·罵胥詩對》:“郡有胥魁,其性剛悍,素為郡人所惡。偶以年勞出職,既府謝而出,躍馬還家,道逢道人,沖突而過。”
②《東周列國誌》第壹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個眼瞇,忽見遠遠壹輛小車,當面沖突而來。”
③清 昭連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績》:“官船釘疏板薄,不能沖突波濤。”
4、碰撞;沖撞。
①《魏書·劉潔傳》:“此等習俗,放散日久,有似園中之鹿,急則沖突,緩之則定。”
②唐柳宗元《乞巧文》:“世途昏險,擬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沖突。”
③魯迅《且介亭雜文·隔膜》:“核其情罪,較沖突儀仗為更重。”
5、指冒犯。
《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司馬貌 ﹞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應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遜,沖突了試官,打落下去。”
6、.爭執;爭鬥。
①胡適 《在上海》:“我在 西壹齋 做了班長,不免有時和學校辦事人沖突。”
②老舍《月牙兒》:“看她那個樣兒,她不想跟我吵鬧,我更沒預備著跟她沖突。”
③梁啟超《俄羅斯革命之影響》:“若者持 波蘭 分離之主義,若者持 芬蘭 獨立之主義,互相沖突,互相軋轢,淩雜不可言狀。”
7、猶矛盾。
①瞿秋白《海上述林》卷上:“他們要求文學之中對於這種鬥爭的描寫,要能夠發露真正的社會動力和歷史的階級沖突。”
②趙樹理《表明態度》:“近幾天村裏會議過多,因為時間沖突,武裝會議還沒有召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item/%E5%86%B2%E7%AA%81/81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