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郎是在城鄉流動零售日用品的人,有的也兼營收購。
拼音是huò láng,漢語詞語。
出處:
1、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待繡幾朵花兒,可沒針使,急切裏等不得貨郎擔兒來買”。
2、《水滸傳》第七四回:“妳既然裝做貨郎擔兒,妳且唱個山東《貨郎轉調歌》與我眾人聽”。
3、明·劉若愚《酌中誌·內臣職掌紀略》:“又禦用監武英殿畫士,所畫錦盆堆則名花雜果,或貨郎擔則百物畢陳”。
4、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四:“這邊樹底下也常歇下來壹兩副貨郎擔,或是賣西瓜的”。
5、金平《迷彩》:“幾副貨擔、壹座曲尺櫃,圍壹群嘰嘰喳喳的女人”。
貨郎造句
1、貨郎塆早已沒有了貨郎子,虛掩的老屋。
2、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
3、樓下大街上壹個貨郎正叫賣雜貨。
4、討論了貨郎問題的計算復雜,指出了貨郎優化問題與貨郎判定問題計算復雜的差異。
5、《貨郎末泥》,十段錦,段段和協。
6、這個遊鄉貨郎不是別人,正是張淩風。
7、在我從賣貨郎口中知道城市的樓房和車子。
8、恰巧,貨郎在期末考試前夕來我家歇腳。
9、小時候壹聽到貨郎鼓就知道賣東西的來了。
10、母親把烙餅端過來,招呼著貨郎坐在餐桌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