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觀2009年全運會開幕式有感

觀2009年全運會開幕式有感

昨晚,恰逢周末,我坐到電視機前,觀看了四年壹度的全運會開幕式。今年的第十壹屆全運會主辦地是富庶美麗的山東省,開幕式就在被譽為“泉城”的濟南奧體中心舉行。之前媒體報道,這次全運會開幕式在很多方面“可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媲美”。果真如此?我將信將疑。

八點整,開幕式如期舉行。進行了壹般的程序後,大型文藝表演開始。首先進入視野的是體育場正中壹個巨大的盆狀透明物體,分為上下兩層,兩層既獨立、又關聯,可分可合,上面顯示著各種動態圖像。那是什麽?仔細看去,原來是電子屏幕。天哪,山東人真聰明,把電子屏幕從過去的舞臺背景、光立方變成了這樣的造型!這樣壹改,不僅效果上給人美輪美奐、耳目壹新的感覺,而且消除了以往部分觀眾不便觀看電子屏幕的缺陷。高科技被山東人用到了極致!

隨後,五十只“和平鴿”從空中徐徐飛入。“50”只,正好扣住了全運會從1959年至今走過的時間。這壹創意應該來自北京奧運會上張藝謀的二十九個“腳印”。但有所發展的是,這五十只“和平鴿”,幾次成為舞臺表演的參與者甚至主角。

令我感慨的還有開幕式音樂的選擇。文藝表演壹開始,導演選用的是壹名女童演唱的《沂蒙山小調》旋律,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這壹旋律幾乎貫穿開幕式的始終。特別是在山東代表隊入場時,這壹音樂再次響起,中間還穿插著山東快書的音樂,更出乎人的意料。這壹創意,與之間其他代表隊入場時的《運動員進行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可謂最大限度地彰顯了山東的地緣文化、地方特色。

最讓人關註的是點燃全運會火炬。山東人會怎樣創新這壹程序?之前媒體猜測的點火人會是真的嗎?編創人員似乎壹直在“保密”。首先是山東省著名運動員高舉火炬進入主體育場,然後傳遞給北京奧運會跳水冠軍王鋒夫婦,他們又將火炬傳遞給許振超等三名工、農、後勞模,接著火炬傳到了乒乓球運動員王皓等五名優秀運動員手中。我正在猜想最後點燃主火炬的“幸運兒”,那五名火炬手卻用手中的火炬點燃了身邊人的火炬,身邊的五千名火炬手心手相傳、薪火傳遞,***同點燃了主火炬。哇,這麽點燃主火炬!這大概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火炬點燃儀式吧!這正在驚訝,主持人介紹,這正體現了山東“全民全運”的理念。對呀,全運全運,是全國人民的運動會,不是少數頂級運動員的舞臺,應該讓更多的人參與,這才是壹個國家發展體育運動的宗旨呀!

總體看來,這次全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既有恢宏的氣勢,又有細膩的亮點;既有濃厚的山東元素,又不失鮮明的中華文明色彩;既給人震憾的視聽效果,又傳承了運動會開幕式的傳統精華。看來,以劉冠麟為總導演的山東文化人真的厲害,之前媒體的“可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媲美”的宣傳,基本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