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清明古詩書法作品

清明古詩書法作品

清明古詩書法作品是《清明》杜牧(唐代)、《清明》王禹(宋代)、《清明》黃庭堅(宋代)。

1、《清明》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2、《清明》王禹(宋代)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無花無酒地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於山野廟宇的和尚壹樣,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3、《清明》黃庭堅(宋代)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墊,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譯文:清明時節,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淒涼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春雨充沛,滋潤郊野曠原,使草木變得青綠柔美。古有產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後又有誰知道呢,最後留在世間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