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來發問的人,用這三個問題,想表明自己個人當時的狀態,二來也是為了突出搞怪效果,這個三個問題被使用的異常廣泛。
雖然搞怪,但是這個三個問題,稱得上是靈魂三問。畢竟將這三個問題,抽象起來看,這三個問題,瞬間就能變得十分嚴肅的靈魂拷問。
1、我是誰?
靈魂三問的第壹問是我是誰。
如果單指個人的姓名,這個問題其實簡單得很。但如果這麽解答出來,又略覺遺憾。因為無數思想家都曾追問過自己,自己是誰,為什麽存在等等。
這個可能是個人生哲學問題。
我不是哲學家,並不會辯證。但是我有我的想法。
我曾有壹個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我們的社會,在結構上其實很像我們的人體構成。試想壹下我們在融入社會之前,我們都是壹個小白,什麽都不懂,但又充滿各種可能性,這種情況有點類似構造人體前期的“幹細胞”
“幹細胞”是最原始的細胞,他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成各種不壹樣的細胞。
因為“幹細胞”可以變成各種不同細胞,在“人體”裏,這些“幹細胞”可以變成紅細胞、白細胞、又或者形成組織,變成我們“人體”系統,功能上各自有區分。所以在社會上的我們,其實是有點像“幹細胞”的。
那我到底是誰呢?我們就是這些“幹細胞”,在社會這個“人體”裏,有著各種可能。我們可能會變成大多數的“紅細胞”又或者“白細胞”,但同樣我們也可以組團成為社會的各種“器官”。
我是誰,答案在於我們想把自己定位在社會的哪壹個位置上。根據我們自身的發展,我們對我是誰這個答案會有著變化。但是唯壹不變的是,我們的***同身份都是這個社會的構成者。
因此,我們也可以將我是誰答案,鎖定在社會構成者上面。這個答案,或許會更讓人滿意。
2、我在哪?
靈魂三問的第二問,我在哪?
從地理空間上,我們的答案可以是我在家,我在公司,或者我在學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能看的到,摸得著的地方。
這個答案沒有毛病,也確實如此。
但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所身處的地方也絕不只有周邊環境。
我在哪,也可以看做我們所在的社會環境,身處的階層來看。
前不久,我在抖音看了邏輯思維創始人之壹的羅振宇制作的幾期視頻,他在視頻所講的是我們現代社會,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類似美國的那種分層教育。也就是依據我們所處的階層,後代會接受不壹樣的教育內容。
比如說,低層的教育可能會是關於如何生活掙錢,中層教育可能會接受如何享受生活又或是打造品格的教育,而高層教育,又或者稱為精英教育,更多的是確定培養人的決策能力。
在我看來,這樣的社會分層教育,或許會出現,也或許不會出現。
但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並不是我們會不會產生分層教育的可能。而是要明確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階層,到底是在哪壹層裏面。
我在哪,是壹個現實條件。那既然是現實條件,我們就必然需要了解自己在生活身處的到底是在那個階層。區分出自己所在階層,可以更好的辨認自己在社會位置在哪裏。
換言之,我在哪的答案,應該是我們所處的自身環境,以及自己的社會位置。
通過了解我在哪,來認清自己的社會位置。懂得自己在社會的哪個位置後,我們才能知道如何改變。這也就是說明,我在哪終極答案其實是,我想出於哪個環境,又或者哪個社會位置,才能更適合發展自己。
3、我要幹什麽?
靈魂三問的第三問,我要幹什麽。
有了我是誰,和我在哪的答案。接下來要破解的便是我要幹什麽。
按照上文的套路,簡易的答案不過就是我們的生活狀態,又或是我們的工作狀態。
生活狀態又或是工作狀態,這些是短期的我要幹什麽的方向。
但是對於深壹點的拷問,我覺得,最後這壹問是我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壹環。
人生應該是賦予目標和方向的,也就是為什麽會說我們要有夢想,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麽區別。
我要幹什麽,就是要明確我們自己在人生歷程中,到底要活出怎麽樣的自己。就如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論壹樣,我們在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後,我們就應該尋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我想就是我要幹什麽的最終答案。
畢竟,我是深信自我實現是人生價值的重要壹筆。如果人生中沒有了價值,我想對於很多朋友而言,人生將會變得乏味。
結語
靈魂三問,其實,我想每壹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可能會在回答的方式上不壹樣,可能會在答案上不壹樣,也可能會在思考上會不壹樣。雖然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壹樣,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壹樣的,那就是過好我們有限而又美好的人生。您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