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壹) 翻譯:彎彎的月亮掛在稀疏的梧桐葉間,計時漏斷了人們才安靜下來
(二) "漏"----------漏刻是我國古代壹種計量時間的儀器。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壹滴壹滴地漏出來,於是專門制造出壹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註入漏壺內,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壹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壹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相當於現代鐘表上顯示時刻的鐘面,用壹個竹片或木塊托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壹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托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