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瞻前顧後的意思

瞻前顧後的意思

意思: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拼音:瞻前顧後 [zhān qián gù hòu]。

用法:有些事情看準了就馬上去做,不要總是~,畏首畏尾。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例句:做事情如果壹味~,猶豫不決,那壹定不會成功。

語法:聯合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狀語。

近義詞:

壹、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釋義:畏,怕,懼。前也怕,後也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引證:妹子平日但凡遇見吃酒行令,最是高興,從不畏首畏尾。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四回。

出處:《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例句:我們年青人,要敢於勇往直前,而不能畏首畏尾。

二、猶豫不決 [yóu yù bù jué]

釋義: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

用法:在決定這件事如何處理時,他變得猶豫不決起來。

出處:《戰國策·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例句:他做事欠果斷,老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