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表示壹個人如果自招災禍,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出處:周代 先秦諸子 《尚書·太甲(中)》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於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於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譯文:
嗣王拜跪叩頭說:“我小子不明於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敗壞法度,放縱就敗壞禮制,因此給自身召來了罪過。上天造成的災禍,還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災禍,不可逃脫。以前我違背師保的教訓,當初不會責備自己;還望依靠您的匡救的恩德,謀求我的好結局。”
擴展資料
這是壹句俗語,表示壹個人如果自招災禍,是沒有辦法逃避的。它的原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與”咎由自取“、”自取滅亡“、”罪有應得“同義。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國第壹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壹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