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彩陶的文化內涵是什麽?

彩陶的文化內涵是什麽?

彩陶因時間的不同,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類型。

1、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

馬廠類型是繼半山類型後發展起來的文化類型,個別地方與半山類型同時並存,但主流晚於半山。馬廠的器型大部分脫胎於半山類型,但有了進壹步的豐富和變化,增加了壹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單耳帶鑾的筒狀杯。

這壹時期陶器種類繁多,彩陶圖案絢麗多彩。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較光,晚期只有個別的經過打磨,大部分未經磨光,器表比較粗糙。

大量出現紅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紋飾以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波折紋、回形紋、卦形紋、菱格紋和三角紋為主,構圖松散。

2、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

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為主,還有竈、釜,甑、罐、甕、缽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見圜底缽。彩陶數量較多,顏色黑多紅少,全為外彩而無內彩,紋飾主要有花瓣紋、鉤葉紋、渦紋、三角渦紋、條紋、網紋和圓點紋等,亦有動物紋飾。

這些紋飾交互組成,並不均勻周整,也無壹定規律。磨制石器以石鏟較多,骨器出土較少,種類也顯得簡單。

3、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彩陶

馬家窯文化以彩陶文化著稱於世,出土文物中彩陶占陶器比重在50%以上。這些陶器除做日常生活器具之外還大量用作隨葬品,其陶質堅固、器表細膩,色彩多以紅、黑、白彩***用。

彩繪線條流暢細致,圖案如水流般繁縟多變,形成了絢麗典雅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被視為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之冠。

4、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

因1953年首先發現於陜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以卷唇盆和圓底盆、缽及小口細頸大腹壺、直口鼓腹尖底瓶為典型器物,造型較單純,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其紋飾主要有:動物紋.以魚、蛙、鹿及鳥為裝飾對象,尤以人面魚紋、魚紋、魚鳥結合紋最為生動精彩,它變化多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幾何紋,多以抽象化的動物紋、植物紋、編織紋演變而來,有寬帶紋、三角紋、曲折紋、斜線紋等

5、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

半山類型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半山時期的經濟生活與馬家窯時期基本相同,仍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

由於農業的進壹步發展和穩固的定居生活.制陶業相當發達,使彩陶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遺址中彩陶占全部陶器的85%,最高達到90%。

彩陶的造型美觀,圖案具有華麗精美的藝術風格,多以黑紅相間的線條勾畫出各種圖案,紋飾以旋紋、鋸齒紋、菱形紋、葫蘆紋、網紋為主,花紋壹般飾於器物上腹。器形豐富多樣,形體勻稱,高低、寬窄比例協調。

大型貯藏器壺、甕、罐等成為半山類型彩陶的主要器型,這也反映了農業定居生活的進壹步發展。